-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三、需求上升加速全球贸易回暖
2010年三季度以来,全球贸易呈现全面、较快增长态势,复苏步伐比预期要快,全球贸易额比2009年2月低点增长了近20%,但全球贸易总水平仍低于危机前高峰值。
(1)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双边贸易增长势头强劲。中国正在向世界输出总需求,2010年中国不仅与前三大贸易伙伴贸易增长迅速,同时也带动了新兴经济体整体贸易量的大幅增长,2010年中国与东盟、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贸易额分别增长37.5%、47.5%、43.1%、59.5%和42.4%,并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国。
(2)德日本作为发达出口经济体贸易获得较快发展。得益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外需强劲,2010年德国出口同比大幅增长18.5%,出口总额达9519亿欧元,进口增长20%,对外贸易顺差为1543亿欧元,比2009年多156亿欧元;去年日本出口总额为63.9万亿日元,比2009年增长25.7%,为3年来首现增长,商品贸易顺差接近8万亿日元,相比2009年猛增98%,连续两年实现商品贸易顺差增长。
四、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回升但差异化走势明显
1月初,随着西班牙和意大利成功发售国债,欧元区平稳渡过2011年首次融资高峰,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担忧情绪有所减轻,全球债券市场趋于稳定。
欧美股市与新兴国家股市走势分化。新兴经济体全力应对通胀,货币政策普遍进入紧缩周期,股市频繁出现震荡。截至2月11日,衡量新兴国家股市表现的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MSCI)世界指数今年以来累积下跌5.13%,亚洲股市整体表现不佳,年初至今,印度孟买指数下跌10.5%、菲律宾股指下跌9.63%、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下跌7.74%、泰国股指下跌6.25%。
美国经济表现强于预期,欧洲重债国得以顺利发债全球对发达国家经济担忧有所减缓,国际资本回流发达国家金融市场,MSCI发达国家指数今年累计涨幅为4.76%,其中1月涨幅为2.52%,欧美股市创下两年半高位,美国道琼斯指数站上12000点,重回2008年6月雷曼危机之前水平。
五、大宗商品及基础粮食价格飙升推高全球通胀水平
(1)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保持上行走势。1月份,作为大宗商品龙头的原油价格月度累计上涨8.54%;有色金属方面,铜、铝、锌暂时调整,锡和镍接力大幅上涨。
(2)全球基础食品价格创新纪录。1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231,与2010年12月相比上升3.4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上升,为粮农组织1990年开始统计全球食品价格以来最高。除肉类价格保持稳定外,其他食品价格1月均大幅上扬。全球谷物与软商品期货价格再创新高,其中棉花更是创美国南北战争150多年以来的高位。谷物价格指数升至245,与2010年12月相比上升3个百分点;食用油价格指数上升5.6个百分点,至278,接近2008年6月最高点;乳制品价格指数上升6.2个百分点,至221,显示全球乳制品需求强劲;供应不足进一步抬高国际糖价,糖价指数上涨5.4个百分点,至420。
(3)初级产品价格向消费价格传导。目前,新兴经济体平均通胀率提升到6%以上,1月份,中国、巴西CPI达到4.9%和5.6%的高点。通胀态势继续向发达经济体蔓延,1月份欧元区通胀率同比上升2.4%,不仅高于2010年12月份的2.2%,增幅更创下27个月新高,其中德国通货膨胀率升至2%,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日本结束了长达12个月的通缩状态,1月国内企业物价指数(CGPI)创下2年多来最大涨幅,美国CPI上涨1.5%,为七个月以来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