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生态建设的道路上的亮点和成果

发布时间: 2014-09-18 15:42:56  |  来源: 中国环境报  |  作者: 周磊  |  责任编辑: 环境
关键词: 四川省 成都市 新都区 生态文明 生态建设 绿色经济 污染减排 污水处理 燃煤烟尘污染 清洁生产审核 畜禽养殖污染

原标题:桂蕊飘香美乐土 湖光增色换人间

        ——成都市新都区生态建设巡礼

宝光寺夜景

宝光寺夜景

成都市新都区 俯瞰生态新都

俯瞰生态新都

新都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部,是成都市科技、文化、旅游卫星城。全区土地面积497平方公里,现辖13镇(街道)、128个村、126个社区,总人口69万人。区内有升庵桂湖、宝光寺等知名景点。新都已有2800多年历史,春秋末年,古蜀国开明王即建都于此,与成都、广都并称古蜀国三大名都。

新都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进,切实做到“产业做强、环境做美、民生做实”。近年来,随着新都区创建国家生态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使得这颗古老深沉的“天府明珠”,焕发出青春的魅力光彩。

2012年12月,新都区通过了国家生态区综合验收,2013年10月,被环境保护部确定为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同年,新都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主任、区长为常务副主任的新都区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指导统筹新都区的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新都区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规划初稿已完成。

在新都区生态建设的道路上,有哪些亮点?又取得了哪些成果?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突出高端高效,着力创新驱动,形成了机电、医药、食品、包装、家具五大优势产业和商用车及汽车零部件、航空动力、能源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013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5︰63.2︰32.3。关停调迁“两高一低”企业25户,实施清洁生产企业29户,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

■ 污染减排全面达标

狠抓重点减排项目,严格监督指导军屯、马家、泰兴和新繁4座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确定7家畜禽养殖企业作为农业源减排项目,推动农业源减排工作向纵深进行。狠抓结构减排,关闭3家工业企业和9家砖厂。大力推进2013年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投入资金785万元,完成了12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对全区24家环保产业单位开展调查,完成了27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2013年,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OD削减328.19吨,氨氮削减67.92吨,SO2削减1152.881吨,氮氧化物削减132.406吨,全面完成了年度污染减排目标任务。

■ 大小齐抓治理燃煤烟尘污染

为控制燃煤烟尘污染治理,新都区一方面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产生,要求新建锅炉必须使用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对现有的燃煤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或深度治理。2013年,区政府划定了禁煤区和限煤区,提出了禁煤区内全面禁煤,限煤区内开展清洁能源改造、清洁能源使用率达60%以上的目标。

2014年,区政府对141家企业下达了禁煤任务,并要求其他不具备禁煤条件的企业进行深度治理,确保废气达标排放。在治理中,新都区“抓大不放小”,不但将燃煤量大、已达标排放的大型企业纳入了清洁能源改造任务,还将众多小锅炉纳入治理范围,目前已有129家企业完成了禁煤整治任务。预计全部企业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后,每年将减少用煤6.1万余吨,削减SO2排放970余吨。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