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排放量大使我国"致霾门槛降低"

2014年03月04日10:2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排放量 京津冀地区 雾霾 大使 细粒子

3日,京津冀地区再度遭遇“霾”伏。在科技部召开的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说,由于污染排放量大,导致我国“致霾门槛降低”。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马燕合在会上说,近十年来,973计划支持取得的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雾霾主要成因是由内外因素叠加而成。内因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大气污染负荷常年在高位变化。外因是不利的气象条件频繁出现。

“京津冀地区地形和气象条件总体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静稳天气发生频次远大于其他区域。而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京津冀地区的四季地面风速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一旦遇到静稳态天气等气象条件,污染快速累积,容易发生雾霾。” 马燕合说。

“不管是去年1月的还是今年2月初的重霾情况,都与上述的内外因相符。”贺克斌说。

马燕合称,关于大气中的PM2.5主要化学成分和来源,科学界认识基本一致。京津冀地区PM2.5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生物质燃烧等一次排放细粒子,及这些源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经二次转化形成的细微粒子。

贺克斌说,目前我国处在大气污染浓度较高阶段,去年一年的监测发现,公布PM2.5浓度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国家标准的2倍;京津冀地区是国家标准的3倍。二次转化生成的PM2.5在大气污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逐年增加。特别在重度雾霾时,二次生成的约占PM2.5总量的70%—80%。

“二次生成的比例为何这么高?对雾霾的精准预测,区域联防联控如何达到经济成本最优、治霾效果最佳等,这些都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贺克斌说。

据介绍, 2013年,科技部、环保部、北京市启动了“首都蓝天行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工业和建筑节能、监测预警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科技部还推进大气污染与健康影响研究。国际上有雾霾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但对肺癌、心血管病特定病种也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科技部等在973计划中部署了环境因素引发呼吸道损伤病理生理学机理与干预研究,并在今年研究项目申报指南中,做了进一步安排。

记者李禾 刘莉刘垠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