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贵州水晶等直排污水 致土壤汞超标80倍

2014年01月26日14:2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央视 经济半小时 汞污染 汞含量 阿哈水库
  土壤汞含量超标八十倍,地面下三十厘米处土壤颜色依旧漆黑,农民灌溉、洗菜用水均为工厂排放的化工废水,全村人体内均检测出汞物质……

黑色土壤汞含量超标八十倍

距离贵州省贵阳市只有20公里的清镇市青龙村,不同于北方寒冷的冬季,央视财经记者到来时,这里白天的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还可以看到北方只有在春天才能看到的场景,有的油菜花刚刚开花,满眼望去一片灿烂。记者一行人下车走进农田里,一些地里的青菜已经拔掉,不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里的土壤和常见的土壤颜色差别很大,几乎是像煤一样的碳黑色,在用铲子深挖了几下之后,地面下30厘米左右处的土壤依旧是黑色。记者询问了附近正在锄地的村民,他们说,这里的土壤变成黑色已经好多年了。

贵州省清镇市青龙村村民周庆军:种那米太难吃,吃都不敢吃。(都是)喂猪、喂鸡那种。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现在种的是什么东西?

周庆军:种的是荔枝。

村民老周今年快五十岁了,一直生活在青龙村,一家五口人的粮食和青菜,全靠他一个人忙碌。青龙村全村只有100多人,人均耕地不到一亩,不过集中连片的地不多,显得特别分散。老周家分的这块地大约有40多平米,他告诉记者,伺弄这块地让他劳心劳力,而每到夏天多雨的时候,这块地就变得惨不忍睹。

周庆军:脏的啊,你没看到。我们种的谷子这一片,下雨天一发水,那些脏东西,全部都趴在这田头,就把这地方全部盖住了。时间长的要三天才消得下去。

老周说的脏东西就来自于距离这片田地20米左右的一条小河,这条河只有一米多宽,记者看到,现在是冬天,是相对缺水的季节,但是小河里的水量依然不小。老周告诉我们,一到夏天,河里的水位升高很容易就漫过了田埂,直接灌进了地里,而从河里飘出来的垃圾,有的是片状有的是颗粒,直接渗到了土壤里,让土让变得又脏又难闻,每年他把这些垃圾清出去都费了很大的劲儿。

周庆军:那脏东西都趴到这田头,就把这些脏的东西由那边捡出去。每年都要拉,没有哪年不拉。一年最少都要拉三次。

村民们说,大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青龙村的耕地就受到旁边这条小河的影响,土壤本来是黄土,慢慢变成了现在像碳一样的黑土。周边的村民也知道土地变黑一定是受到了污染,但是具体是什么污染,以及污染到何种程度却不是很清楚,他们说种的大米太难吃,种的很多青菜还好些,通常就将就着吃。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自己也吃自己种的菜吗?

周庆军:要吃嘛,你不吃你怎么办?你是农村人,你不可能天天到街上去买嘛。

那么这些变成碳黑色的土壤中到底有什么成份呢,记者随机采集了一些土壤作为样本,取样的土壤深度从地面到地面下30厘米之间,属于土壤的表层土,随后提供给北京一家专门做土壤标本测试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结果令人震惊。重金属检测显示,这块土壤中汞的含量达到30.7毫克每千克, 而根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的数据,土壤中汞正常标准应为0.40mg每kg,也就是说,记者取样测试的这块土地超标将近80倍。

土壤汞含量严重超标

小河源头竟是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

土壤中汞含量超标将近80倍,常年累月的污染已经把土壤从黄色变成了黑色。尽管我们多次报道过土地污染,但像这种状况,记者还是头一次见到。小河污染的源头到底在哪里?河水里的污染物还有没有别的东西呢?

这条给土地带来污染的小河究竟来自于哪里呢,记者沿着小河向上游走,看到了一大片工厂,而越往工厂方向走,刺鼻的气味就越明显,登上了村旁边的山头,俯瞰这座工厂时,可以看到工厂占地面积极广,而这条小河就是从化工厂的围墙下流出来的。记者在手机地图上搜索,并没有找到这条支流的源头。就在记者继续寻找河水源头的时候,遇到了几名正在做测试的工程技术人员。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是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请来的,为两湖一库支流做污染测试,两湖一库指的是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三处饮用水水源地,这些技术人员说,流经青龙村的小河其实就是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最终也流入到百花湖中,他们为此专门到厂区调查过。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条河是从山上流下来的经过工厂吗?

两湖一库治理支流工作人员:没有,来源就是工厂这里。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所有水都来自工厂吗?

两湖一库治理支流工作人员:对,进入红枫湖,进入百花湖。他们那天带我们来这儿看了一下,简单介绍几个点,这个污染最严重。

技术人员介绍说,大半年来,他们已经到这一带调研过几次,眼前这实际是片化工厂区,已经存在几十年了,包括清镇发电厂、贵州省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水泥厂、焦化厂等企业,一同向外排放工业污水,这些污水每到下雨的时候就漫过田埂污染土壤,村民们也证实了这一点。

贵州清镇青龙村村民周庆军:有搞电池车间,有生产酒精,生产煤气,有生产聚乙烯。

贵州清镇青龙村村民甲:没有醋酸水就不臭了,原来白露露的一层。有电池灰、醋酸、洗澡水,原来闻得臭得很。

在这些企业中,被村民们提及最多的就是贵州省水晶有机化工集团,公开资料显示,这家企业的前身是贵州省有机化工总厂,这是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当地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称:在1971到1997年间,贵州省有机化工总厂采用落后的汞法醋酸生产工艺,向贵阳市两湖一库之一的百花湖上游河段东门桥河流域、猫跳河以及周边农田排放的汞多达100多吨,青龙村就处在这片区域内,这些汞最终污染了周边的土壤。村民老周告诉记者,他曾经在贵州省有机化工总厂的汞醋酸车间工作过,由于汞蒸气的影响,工作期间好多人都掉头发。

周庆军:你看我们头发也掉,就是在聚乙烯生产车间上班。我们头发掉,就是那儿影响才掉的。我不在那儿上班十年了,这样才逐渐逐渐长起来,原来就是光头哦!

从公开资料看,贵州有机化工厂在改制后成为如今的贵州省水晶有机化工集团。不过村民们和为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搞监测的技术人员都反映,虽然汞法醋酸生产工艺如今已经废除了,采用了脱汞工艺,但是污染一直没有停止过。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