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原标题:自然农法:持续涵养水土、培肥地力、保护环境】
试问:我们日常的饮食是在消费粮食、蔬菜吗?其实,更深入地想想,我们应该是在消费水土。当我们无休止地抱怨和声讨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我们的食品早在水土环节上就早已出问题了。问题就出在我们对待水土的态度和方式上。因此,欲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需要我们“从水土的根源开始”。因为,水土+农民=食品,唯有从根源处开始,真诚地爱水土、爱农民,我们才可能拥有真正安全、真正健康的食品。
那么,我们如何持续展开水土涵养呢?
1.想吃好,必须先把水土涵养好
一方面,我们要严格限制获取而确保具有足够的安全绿能(杂草及秸秆等)反哺土地培肥地力,使农园彻底摆脱对外来可能有害物的依赖,更快实现农园绿能内循环。其实所有外来的养分也来自水土,而搬来倒去只会增加成本的消耗。因此,全息自然农法认为依赖外部的补充是完全没有必要;
另一方面,通过混播相益共荣性植物、适度放养禽畜达到人力的最小付出及自然产出物的高效转化,从而逐渐构建出可持续卓越的健康生产结构与模式。
把我们播种的蔬菜、粮食等作物与杂草同等对待,放任它们自由竞争、自然生长并当它们全是食粮——要么是土地的食粮,要么是人的食粮、要么是放养禽畜的食粮。
原则上,也只有先满足土地吃饱、吃好,放养的禽畜吃饱、吃好,之后才可能有让人吃饱、吃好的基础,这便是践行全息自然农法并持续涵养水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严格控制获取的总量
一定土地面积上的自然产物,包括杂草及食材等除去水份后的总和,全息自然农法称之为“自然干物质总产”。现行的生产方式下,干物质总产大约每年每亩平均二千斤。而有资料表明:原始森林在无人为干预、纯粹自然内循环状态下,每年每亩土地上的干物质产量且超过品二千斤,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
按照自然农耕方式,土地可贡献给人类的食粮可粗略地按照所投入的“三倍增长量”来核算,即一定数量的植物秸秆自然腐化后,在阳光、水分、土壤的共同作用下,产量至少可达到投入量的三倍。如果按照“秸秆腐熟后的营养水平”及多类物产的“营养带走法”(即消耗量)来计算,也刚好符合这一指标。
全息自然农法要求我们先根据土壤地力现状核算获取指标吗,依次从允许获取三分之一、到允许获取二分之一、再到允许获取三分之二的递进方式,逐渐推动“农园内循环模式”正常运行起来。
一般情况下,建园初期(前三年)允许获取的极限至少应该控制在干物质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内,三到五年后可依照地力情况逐渐放宽到“允许获取二分之一” ,五到七年后“允许获取三分之二”,即达到允许获取值的上限。
3.持续涵养水土、培肥地力
“严格控制获取”即限制取走量的目的就是为了持续涵养水土、培肥地力。
目前,大多土地在突然“断奶”即停用化肥后,产出可能大幅下降甚至绝收,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培肥土壤地力。
培肥地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尽可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山区的自然森林覆盖率一般均在90%以上,可利用的腐殖质或堆肥资源十分丰富,不难解决这个问题。而平原地带,耕地密集且长期基于人类的掠夺性获取,地力严重衰竭,唯有大量播种豆科作物(豆科牧草、黄豆、绿豆等)并严格控制获取,以确保具有足够的“绿能”返哺土壤并尽快恢复地力,从而逐渐完成培肥地力、还原土地产能的任务,这也是我们培肥土壤地力的唯一途径。
培肥地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庄稼当草来种,也可以把草当庄稼来种。确切地说,就是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当播种的种子视同播散肥料一样,把所有的植物视为绿能养料,并采取高、中、低不同的植物合理搭配后混播到土壤中。
这种粗放的混播种植办法看似顺理而不成章,但其收效令人很满意。一方面,它刚好顺应了全息自然农法“种阳光”的基本原理,又有效利用了豆科作物彻底吸收了土壤中残存的化肥并转化为有机绿肥。同时,还借助豆科作物天生的固氮功效而获得相对更多的干物质产出。如果我们再结合“自然三倍增长率”的规律及“有限索取”的原则,便可轻松实现快速恢复土壤地力的目的。
本文节选自《全息自然农法实践》(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