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拟出台首部大气污染防治法规

2014年01月14日10:3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滚动预算,生态环境损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北京市

破坏环境给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带来恶果,也会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以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很多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现在到了改变这个方式的时候了。

原文:完善重大规划和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准入标准和排放限值,实行区域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解读:今年,本市拟出台北京首部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在此前发布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就一定对总量控制等内容作出规定。修改稿提出,本市对主要大气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逐步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市排放总量控制的目标以及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状况、产业结构特点、交通运行状况等确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区县人民政府和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制定年度总量控制工作计划,明确需要调整退出的高污染项目的数量和名录,并组织落实。

原文:划定森林、林地、绿地、河湖水系、湿地、物种等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解读: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院院长潘涛表示,生态保护红线是以生态环境为最高要求,工业生产、人类活动能否符合保护生态红线的需要,划定哪些区域不能开发、哪些限制开发、哪些禁止开发。此前,北京市部分区县已经划定了自己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在今年延庆的两会上,延庆县环保局副局长赵云霞介绍,延庆已经编制完成《延庆县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规划(2013-2020年)》,并已率先通过环保部的专家论证。两会期间提交代表、委员们审议。

延庆将加快研究制定脆弱生态系统的空间红线、资源使用的时间红线和环境承载的阈值红线。将松山、玉渡山、太安山、大滩、莲花山、龙庆峡、八达岭等重点自然山川和林草资源、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重要自然水体和湿地纳入生态红线保护红线范围内,沿生态保护红线设置警示性界桩或界标。

京味儿改革关键词 之预算

编制三年滚动预算避免年底“突击花钱”

原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施编制三年滚动预算。

解读:在深化改革北京实施方案中,“三年滚动预算”令很多人感到陌生。实际上,这种预算编制的改革,解决了三个方面的大问题,其中就包括过去在一些部门中存在的“年底突击花钱”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意味着未来将编制中期预算。所谓中期预算,简单来说是一种预算收支安排超过一年的财政计划。旨在为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提供各财政年度中的支出预算必须遵守的预算限额,从而有效控制这些部门不断增长的财政支出。

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昨天告诉北京晨报记者,编制三年平衡预算,即可理解为中长期财政预算。文宗瑜认为,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对北京至少有三方面作用。

一是有利于支持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此前,编制一般是年度预算,年度预算就是当年的收入当年的支出,但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一般是三到五年才能见效的,通过这样一个中长期的滚动预算,有利于支持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通盘考虑。”

二是有利于可持续改善民生问题。比如养老问题、看病难问题、大气污染问题等,“通过一个三到五年的可持续投入,来解决一些民生的攻坚难题。”

三是有利于支持改革深化和全面推进。去年,全国实施“八项规定”,打击公款吃喝,节省了大量财政资金,滚动预算可以避免这部分资金在年底突击花掉的问题,用不完的钱可以下一年去花。

文宗瑜说,北京经济增长的速度回落较慢,总体而言,北京的财力相对较好,通过滚动预算来考虑中长期的问题,对于北京来说非常有必要。在编制时要注意预判经济增长的波动。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陈京朴对此也表示,通过启动三年滚动预算编制,建立跨年度的预算平衡体系,可以更好地解决财政支出固化的问题。陈京朴解释,一些大额资金只要定下来,不论当年是否特别急需,都会有这项资金。“假设一个部门一年10亿元,一些钱今年花不完,但是有一些地方可能钱还不够。”

陈京朴说,“有些项目不是一年能干完的,如果实行三年滚动预算,可以改变过去一年一支出、一年一结算的现状。”晨报讯记者 邹乐

原文:落实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林地绿地资源保护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解读: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陆杰华表示,目前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关系日益尖锐,下一步将考虑通过何种方式缓解这些矛盾。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森林、林地的保护是政府的责任,这也是促进经济方式转变的途径。以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很多是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现在是个时点需要改变这个方式。如果不改变,以后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原文:完善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落实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解读: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院院长潘涛表示,这一政策就是把生态环境看成有偿的,在国外已经有这种机制,但在国内是新生事物。很久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环境是不要钱的,但实际上环境是资源,更是有价的。破坏环境给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带来恶果,也会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这些损害都可以换算成经济上的损失,“比如PM2.5浓度升高会造成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些损失就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加以弥补。”潘涛表示,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有序的价格机制,但环境既然是资源,那么排污就得有偿,但遗憾的是目前排污和其造成的损害严重不匹配。晨报记者吴婷婷

京味儿改革关键词 之 GDP

区县差异考核不以GDP论英雄

原文:建立区县差异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不以GDP增长率评定政绩,引导区县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落实区县功能定位和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来。

解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阎雨认为,北京在全国率先建立区县差异化考核评价,不以GDP增长率评定政绩,非常有必要。他建议,政府在筹建评价指标体系时,最好召开听证会,吸纳“自下而上”的声音,将“百姓对政府的满意程度”融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

阎雨介绍,以往以“经济发展指标”作为唯一考评标准的方式,造成了很多问题。在“差异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阎雨认为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以往的考核基本是“自上而下”的,用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进行考核,一些数据往往“水分”较大,缺少“自下而上”的监督,也没有将生态等指标纳入考核。

阎雨建议,在设计考核体系时一定要注意如何设计一个可信的、服众的、公平的考核体系。这个考核体系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还要考虑社会和谐、生态发展等方面指标。另外应该包括“自下而上”的考核,即百姓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对官员任职期间的打分。政府在设计考核体系时应该召开听证会、倾听百姓的声音,把百姓的意见融入进来;召开专家论证会,甚至可以做一些测试,避免“闭门造车”。

今年一些区县已经主动调低了GDP的增速,房山、顺义降幅最多。阎雨认为,考核评价指标应该有激励措施,有配套的政策,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但环境保护方面作出贡献的区县,应有财政配套支持。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