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朱家湾村刚从服装厂下班的村民回家吃午饭 刘亚威/摄
密云县北庄镇镇区的污水处理站,该站正常每天可以处理五六百吨生活污水。刘亚威/摄
村子为环保投入不少钱
纪学军和李存海坦言,朱家湾村能有今天的环境,各方面投入不少,“前些天河北承德市政府有同志来考察学习,他们表示投入太大了,学不来。”纪学军说,仅镇上的污水处理站,一年设备维修和换膜的费用要花费25万多元,电费20万元,“压力是很大,但是必须这样做,我们不敢直接往河道里排。”
李海存直接负责的工作就包括垃圾处理。2008年,镇上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垃圾清运问题。朱家湾村有600个垃圾桶,他努力换了450个新的,方便村民分类丢弃垃圾,但是也没能保证村民都按要求扔,好在“纸类、易拉罐这类东西特别少,村民都自己拿去卖钱了”。
即使这样,除建筑垃圾外,将北庄镇的垃圾清运到密云县卫生填埋,仅运输费一年就要90万元,这些投入靠政府补贴一部分,其余的只能自筹。同时,整个北庄镇由于地处密云水库上游,目前仅有服装厂和香厂等企业,政府创收的渠道有限。自1986年《北京市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及京密引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并实施,密云县很多创收的项目都被“砍”掉了,“现在我们的GDP在北京各县区倒数第四。”纪学军说。
对此,上世纪80年代初就进入环保领域的“老环保人”张福昌建议:“可不可以给制造美好环境和干净空气的农民发工资?”他呼吁政府,整个密云水库上游的农民,不应再以农民的身份出现,而要以生态保护者的形象出现,“产生好空气和产生好产品的价值应该等值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工人去工厂上班赚3000元,你给农民少一些就行,要求空气达到什么标准,都可以定。”(李东华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 朱艳/文 刘亚威/摄 )《环境与生活》杂志供稿
故事介绍
让农民变成生态保护者
2008年,密云县和延庆县已经携手跻身国家生态县,目前,它们正朝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努力。
背景知识
密云县的环保工作
2008年,密云县成为国家生态县。密云县所辖17个镇已经全部通过环境优美乡镇验收,311个村全部通过北京市文明生态村验收。
关键词
环境保护者
生态保护
国家生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