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换个思路 大地基调由黄变绿
延安是一块红色土地。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至1948年,毛主席、党中央在这里生活了13年,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为我们后代留下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和永远值得寻访缅怀的红色圣地。
延安又是一块贫瘠的土地。由于历代战乱的破坏,人口的急剧增加,传统的“散牧”放羊等,延安境内的植被每况愈下,满目苍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百姓生活十分贫困。到上世纪末,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8%。土壤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公里1.53万吨,年入黄河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特别是春季,“大风从坡上刮过”,沙尘暴频发,遮天蔽日,数日不止。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考察延安后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都在飞速发展,然而延安这块曾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土地,留给全国人民的基本印象,依然是荒凉贫穷和苦难沧桑。改善生存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始终是压在延安历届决策层肩头的重大责任和历史性课题。
1999年,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伟大号召,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延安市宝塔区燕沟流域的聚财山上视察,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治理措施,要求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植树”,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
历史的转折从此开始。
延安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立刻意识到,延安根治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的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终于到来了。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嘱托,延安市委、市政府迅速确立了“以退耕还林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思路,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退耕还林。
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在这块红色圣土上开始了。
1999年秋冬的退耕还林面积达到236万亩,后经国家阶段确认164.84万亩,被国家列为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市。延安市吴起县除人均留足3亩口粮田外,一次性将155.5万亩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占全县耕地的84%,在全国2279个退耕还林县(市、区)中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也就是从这一年起,退耕还林国计从延安正式开始席卷中国大地。
14年过去了。
无论是这场绿色革命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是时刻关心、关注延安点滴变化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从中央领导同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从普通市民到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都能强烈感受到这块红色土地上10余年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退耕还林带来的不仅是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也是对千百年来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有力触动和深刻反思。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退耕还林,是站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是我国顺应世界绿色经济发展潮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
退耕还林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黄土高坡的基本印象。
老百姓说,改革开放以来他们最欢迎两大政策,一个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另一个就是退耕还林。可以说,退耕还林是新中国继土改、土地承包后的又一次重大农村变革。
记者手头有这样一系列数据:截至2012年底,延安市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910.0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02.38万亩,荒山造林386.68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占全国的2.5%、全省的27%。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延安市13个县区,163个乡镇,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按照现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退耕还林两个周期兑现完毕,延安市将争取到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和成果巩固专项资金共计117.7亿元,其中直接兑现农户100.5亿元,成果巩固专项资金17.2亿元,兑现给退耕户80.33亿元,户均获得补助28087.41元,人均6436.70元。
退耕还林使延安有林地面积增加了9个百分点,全市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较1999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年径流量增加了1000万立方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48.6%,比1999年前提高了2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植被覆盖率达到67.7%,比1999年提高了21.7个百分点。土壤侵蚀明显降低,强度等级以上的侵蚀面积减少一半,输沙量约减少一半。北京林业大学在吴起、安塞两县监测的结果显示,土壤年侵蚀模数由退耕前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4万吨,基本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
延安山川大地的基调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国家林业局称延安为“中国退耕还林第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