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一落千丈 河北发展要为北京蓝天减速?

2013年06月06日10:3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蓝天白云 河北 钢铁产量 餐饮油烟 油品供应 钢铁生产

保增长与保蓝天的平衡点在哪儿

2012年,河北省全年生产总值达到26575亿元,位居全国第六。支撑这份成绩单的是当地能源消耗量的迅猛增加和重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河北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国占并不回避河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他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河北的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建材、石化、电力等两高行业比较集中,其中全国粗钢的产量1/4来自河北。此外,河北的能源结构也不尽合理,能源消费量在全国居第二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水平高59%。以石家庄为例,2000年,全市用煤量为1500万吨,2012年增至6100万吨。

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过量直接带来的是河北环境治理的压力,特别是以煤烟、颗粒物为特征的大气污染比较严重。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居全国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国第二位。

在全国空气污染的十大城市名单中,河北的石家庄、保定、邢台、唐山都曾多次榜上有名。对河北来说,治理大气污染不仅为北京,也为自己。河北全省的大气治理路径与北京大体相近,也是减煤、降尘、控车,只不过多了一个污染企业的搬迁。

众所周知,当年为了改善北京的环境质量,首钢搬到了河北曹妃甸,那么当今天河北自己面临结构调整时,它的很多污染小企业出路又在哪里?再有,北京的目标是将煤炭消耗控制在1000万吨,但有两亿吨煤炭消费体量的河北要减到多少才能跟北京匹配?

河北省发改部门一位负责人感触颇深,他说,上一轮北京进行结构调整,其结果是,钢铁、水泥等行业都调整到了河北,当时北京企业的环保标准高,这批企业来到河北还算是优质企业。这些企业刚刚在河北发展了,创造了效益,但北京对蓝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这批企业又面临挑战,他们该搬到哪里去呢?

北京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超过75%,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而河北正处于重化工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期,发展的阶段不一样,但百姓对好环境的追求应该是一样的,那么河北需要为北京的蓝天减速吗,如何形成河北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

在庄志东看来,也不能因为北京人对蓝天的需求就不让河北发展,但对河北来说,值得思考的是,在当前钢铁等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能不能抓住机会提升产业的档次,淘汰污染重、能耗高的小钢铁,整合成效益高、污染低的企业。

目前河北钢铁的年产量有3亿吨,有专家的观点是,河北应该好好测算一下,究竟需不需要这么大的钢铁生产规模,京津冀的环境容量能否支撑得了3亿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中国环境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金南曾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我国粗钢、水泥产量分别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4%、60%,且在空间上高度集中,仅京津冀鲁地区4%的国土面积上就生产了全国36%的钢铁、16%的水泥,而这一区域也是灰霾天的重灾区。

这组数字敲响的警钟是中国不能再做世界的工厂,而华北地区也不能成工厂的核心区。

事实上,在河北看来,保增长与改善民生、提供蓝天都是地方政府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如何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两个邻居的环保步调如何一致

我国的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可是污染物的扩散并不理会行政区划边界的概念,所以近年来在学界频繁被提及的观点是,空气污染的治理必须走区域联防联控的模式,光靠某一地区的努力,难以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

对北京来说,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就已经尝到了区域联防联治的甜头。当时为了保证奥运期间北京及其周边的空气质量,京津冀晋蒙的污染企业都停工了一段时间,而空气质量也确实立竿见影有了好转。随着奥运会的结束,一切又恢复到从前。

河北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回忆说,当时河北先后关停了3批使用燃煤的企业,损失很重。

在北京周边的各省市看来,奥运会期间的做法只能是短期行为,就那短短的几个星期,地方经济都有很大的损失,如果长期为了保北京蓝天要周边企业作出牺牲也是不现实的,那么,两个邻居的环保步调该如何一致?

殷广平说,与其说河北要为北京的蓝天作出牺牲,不如说,要用老百姓对蓝天的期待来倒逼河北产业的转型,当然作为经济后发地区,产业的转型需要国家在宏观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帮扶。

“河北的钢铁产量在全国数一数二,可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已经不可能继续支撑这样的发展,必须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环境空间。”殷广平说。

殷广平举例说,有一家企业,一年产钢也就400万吨,但有在职职工5万人,加上退休职工和家属,得有10多万人,如果这家企业要被淘汰关停,那么职工的安置和企业在银行的贷款都需要妥善处理。

在河北省发改部门的一位官员看来,要实现京津冀环境质量的改善,还必须加大力度地调整煤炭的使用量,用天然气作替代,但由此产生的城市能源成本上升的问题谁来埋单?

最简单的一笔账是关于冬季取暖的,目前燃煤供暖,每平方米的成本是20多元,但如果改用天然气供暖,成本要上升到40多元。这部分上升的成本该由谁来覆盖,地方财政肯定没有出处,老百姓能承受得起这样的涨价吗,北京人能为此埋单吗?

这位河北省发改部门的官员还告诉记者,很多举措,北京实现起来可能难度不大,但在北京以外的地区就困难重重。比如能源替代,天然气供应量再紧张,也会首先保证北京的供应。但如果整个河北都要实现清洁能源的替代,这样的天然气用量谁也供不起。

再比如成品油供应,两大石油公司能率先在北京实现炼化设施的升级,给北京供应品质更高、污染更小的国四的油品,但到了河北,要去跟两大石油公司协商就是一个很难的工作。

石家庄市副市长王韶华关于北京、河北联防联治的思路是,北京在清洁能源的使用上应该照顾一下自己的邻居,也帮邻居向国家呼吁。

比如,在天然气的使用上,除了保北京,是不是河北的重点城市也应该保一保,这可能需要国家整体调度。再有,石家庄计划从今年6月30日起提高油品质量,但据说国四的油品供应,北京还比较紧张,不知能否按时提供给石家庄。所以王韶华特别建议,国家对重污染地区应该格外照顾,尽量保证这些地区能使用上高品质的油品。

王韶华认为,最关键的是,在实现能源替代的过程中,中央财政对石家庄市应该有相应的补贴,用于覆盖能源成本的上升。

最新的一条消息是,近日,北京市环保局和河北省环保厅签署了《2013年至2015年合作协议》,双方将按照“统筹推进、联防联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建立京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京冀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加快改善。但也有专家认为,区域的联防联控涉及地方经济的转型,远不是一个环保部门所能协调的。(记者刘世昕 郝帅)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