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青岛暗渠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编者按:
7月21日,一场61年未遇的大暴雨让北京城遭遇严重内涝。其实,北京并非个案,在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赶不上城市化的扩张速度。但,这也仅是一个表象原因。
尽管雨季已去,但大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却引发我们反思。为探讨中国“下水道”存在的问题,人民网采访组特别策划了“十问下水道”系列深度报道,以北京“7·21”暴雨为切入点,多路记者分别走访北京、广州、海口、赣州、合肥、青岛等十余城市,剖析全国城市内涝现象及智慧做法,将“下水道”问题作为当今一种多发的城市病,为其把脉,寻其成因,并以期探寻解决之道。
每到雨季,包括北京这样“极度缺水”的许多城市可能转眼之间就呈现“水多”之灾。多年来许多城市都饱受内涝之苦,甚至付出不少生命的代价,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城市水涝灾害还呈加剧之势,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雨洪问题将长期困扰我国城市
2010年,住建部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过对351个城市的调研,发现在2008-2010年的3年间,我国有62%的城市都曾发生过内涝事件,发生3次以上较大内涝事件的城市有137个。
笔者以为,城市内涝问题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困扰我国许多城市。理由是:
第一,我国还处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对地表覆被和自然水文条件的干扰和破坏强度非常大,且具持续性;
第二,城市的长期高速发展,对地下排水设施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加上研究和管理的严重滞后和落后,积累了大量突出问题;
第三,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极端降雨条件、各地气候的巨大差异,还缺乏准确、科学的预测、预警手段和机制;
第四,城市高强度开发、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大规模地下/地面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功能单一导致的地面和地下空间不足的矛盾;
第五,城市雨洪控制与管理涉及城市规划、水利、市政、道桥、园林景观、城市管理等许多专业,绝不只是哪个专业、哪个部门自己的事,必须进行跨专业的配合及许多职能部门间的协调,短时间较难建立高效率配合协调和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