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在浆水泉水库附近的山坡上,市民义务栽植的侧柏只有零星几株活了下来。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光营
又到植树节,许多企事业单位又开始组织各种义务植树活动。可是最近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义务植树点虽然每年都会植树,但真正成活的树木却不多。相关部门和专家表示,市民缺乏植树技巧,再加上后期管理跟不上,导致这些树木成活率低。
年年种树年年荒
年年种在老地方
7日上午,记者来到浆水泉水库。作为省城义务植树的一个“据点”,每年植树节都有不少市民到这里栽种侧柏。可是记者在现场看到,水库南侧和西侧的山上只零星分布着一些四五十厘米高的侧柏,与周围生长了三十多年的树木相比显得十分矮小,整体看上去,这几座山依然比较荒凉。
“这里年年有人来栽树,栽得不少,但活下来的不多。”当地居民刘女士说,这里每年都栽下不少树,但由于山路较陡,虽然守着水库,这些树也只能靠天吃饭,雨水充足了,栽的树就能多活几棵,天气干旱活不了,只能当柴火烧。虽然植树的一茬又一茬,但山上总是不见树木增加。
一位多年在基层进行植树造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的义务植树节,尽管市民的植树热情很高,但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树坑挖得太浅,有的培土不合格,情况严重时有七八成都需要返工,义务植树成了走形式、搞运动,“年年种树年年荒,年年种在老地方”的情况就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