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千岛湖的10年忧虑
工厂的新建,人口的增加……和中国所有大江大河在工业文明大跃进时代遭遇的困境一样,水质忧患不可避免地袭向新安江、千岛湖。
1998年,千岛湖第一次被蓝藻侵袭,2010年5月,千岛湖的部分湖面出现蓝藻异常增加繁殖。在新安江污染物甚少的年代,千岛湖水营养物质也少,称作贫营养化水质,如今水质正从中营养化向富营养化转变。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多了,其危害显而易见,藻类会借助营养物质大肆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让鱼儿缺氧,让水质变坏。
千岛湖水质恶化趋势与上游新安江来水有多大关系?一组2001年到2008年的持续监测数据能说明一切。
新安江奔淌两百多公里,在安徽黄山市歙县街口镇进入浙江省境。2001年到2007年,街口江段水质是较差的四类水,2008年变成更差的五类水,个别月份看总氮这项关键污染指标,甚至是最差的劣五类水。
8年间,街口江段总氮这一污染指标攀升了34.5%,总磷污染指标攀升44%,江水透明度则下降了18.5%,变成243厘米。
浙皖两省相左的利益诉求
新安江的上游是安徽黄山市,下游是杭州的淳安县和建德市。同饮一江水,跨过一条省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去甚远,且这种差距还有拉大之势。
经济先发的浙江愈发关注环境质量,关注大水缸千岛湖的安全;而经济后进的黄山市更加迫切的愿望是经济发展提速。
一组数字可体现黄山市的经济境地:安徽一共16个地级市,地级市黄山只有590户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只占全省的4%,这座城市2010年的工业增加值约101亿元,只占安徽省的2%,排名地级市倒数前三。
经济数据催黄山人奋进,而黄山也正面临难得发展机遇:沿海地区制造业成本高企,数不清的工厂选择内迁,距离苏浙等发达省份较近的安徽成为产业转移的优选地。
只因地处长三角大水缸千岛湖的上游,黄山不得不设置环保准入高门槛,不得不忍痛放弃大好的发展机会。据统计,近些年黄山拒绝的大投资有40多项,投资总额超过40亿元。
一边是不得不保的千岛湖水质,一边是不得不顾的黄山人的富裕之路,新安江环保在浙皖两省相左的利益诉求中变得踯躅。
无法可依的跨省补偿
一味要求邻居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保住新安江上游的一江碧水,下游的浙江人尽享环保果实,于情理不合。
国际上,位于同一条河流上的两个地方,上游保护了环境,下游对上游给予生态补偿,符合惯例,但在中国,现有法律、法规及政策无一条涉及生态补偿,跨省的生态补偿如何操作更是难度倍增。
安徽和浙江两省的协商基于“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共识:上游的安徽为保护环境放弃发展机会,付出机会成本,下游的浙江从中受益,上游地区应该和下游地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下游应和上游共担环保责任。
2008年,财政部、环保部开始酝酿在新安江流域首推跨省生态补偿,经过4年磋商、磨合,一套中央及两省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终于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