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元年:绿色出行实质性一跃

2012年01月06日18:4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生态实践 自行车出行 低碳 宜居 奢侈品 绿色 经济长波

让慢不再是“奢侈品”

如果说,曾经信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珠三角地区如今却引导城市的另一种“慢节奏”,是一种理念更新之举的话,那么对于中山市而言,对这种理念实践应该并不陌生:自从1997年中山市从克里斯蒂娜·恩格菲尔德手中接过“联合国人居奖”以来,中山市似乎从未放松对“宜居”城市的实践和探讨。

“中山市在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14年前的获奖理由余音犹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当这个城市以宜居理念为自身的发展定位之时,便承担了谋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生活要素为何成为文明的最大威胁?”2009年,当埃里克·罗斯顿的《碳时代》抛出这个充满噱头和反诘意味的副标题时,关于低碳发展和绿色规划的城建议题似乎已经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也就是在关于低碳城市讨论的大背景下,有关生态城市的概念在国内一个个城市生发开来。

不可否认的是,中山市于这一年来的公共交通建设,体现了不少可操作的低碳实践:纯电动公交路线的开辟、LIN公交车的大力引进、绿道建设和公共自行车布点,以及强力推进的公交惠民政策,这些都是一年来中山市在出色出行和低碳交通方面的大手笔。

无论是重温城市的单车岁月,还是便民立场,抑或是营造城市精神和城市特质层面,中山市的绿色出行网络无疑从微观至宏观方面给生态实践予积极、有效的回应。并且从市民的反映来看,这项民生工程、城建工程在新老中山人眼中得到了无一例外的好评。

宜居是中山市人居环境的一个符号,同时也是一个筹码。低碳无疑是这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也是这个城市技术创新与经济长波的潜在选手。但是有热情不能流于表面,同样不能盲目,作为一个曾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可能性中探讨出成效的珠西口岸城市,中山市有责任将这一议题推向更具时效性的微观层面。比如,它可以从低碳交通作为突破口,从街区、社区、园区到区域规划等多个层面实践低碳项目,通过项目示范来引导整个城市的节能减排,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转型。

绿色出行,这个城市已经迈开了脚步。期待,低碳理念将融入到这个城市的规划的目标、指标体系和行动计划的方方面面,将“宜居”这个特质带到更高远的阶段。至于能将“低碳建城”这个概念推上城市涅槃之路,还是演变成能源消耗的自律之责,中山市接下来的动作或许可以丈量这个“绿色半径”。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