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低碳发展往往以高碳为支撑
河北保定,昨天的黑风口,今天的“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已有新能源企业近200家。山东德州,过去以扒鸡闻名,而今,太阳谷微排大厦成为城市新名片。浙江建德,誓要消灭所有大楼的空调外挂机,代之以“水空调”。上海、北京、无锡、芜湖、珠海、成都……近年来,地不分南北,城不分大小,几乎都聚集在同一面旗帜——低碳城市下,探索低碳发展模式。
怎样才算“低碳城市”?“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很难说哪些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发展低碳城市是一个过程,我们强调的是不断向低碳化迈进的方向。”
虽然没有官方标准,但各个瞄着低碳的城市的主要抓手大体有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以替代传统产业,提高新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推进节能减排,倡导市民低碳生活。这四个方面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城市的低碳化,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出现了不少误区。
首先,一窝蜂发展所谓的低碳产业,却因技术创新不够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地方政府动辄提出建设低碳产业园,进行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罔顾城市本身的产业基础和科研实力。”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毕军说。随着“低碳经济区”大量兴建,光伏、多晶硅等产业产能已经出现过剩苗头。
其次,有些城市将“低碳”简单地理解为节能减排,刻意减少高碳行业的比重。事实上,我国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还需要许多高碳行业,这些可以通过低碳技术进行改造,但不能完全摒弃。“低碳建设应该进入统领性的整体城市规划,而不仅仅是工业减排的附属品。”潘家华说。
第三,有的城市倡导市民绿色出行、低碳消费,却不从制度上营造鼓励的氛围。“鼓励大家骑自行车,但在一些高档的场所,却不准停自行车,只许汽车停。”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傅林说。
于是,在各地争建低碳城市的大潮中出现了这样的悖论:低碳发展的背后往往是高碳支撑。有时为了发展某低碳能源或技术,却导致更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就是这种现象的鲜明写照。
不能将所有新能源产业都等同于低碳产业“大干快上”
“目前城市低碳化发展往往更注重技术层面。我认为技术层面的低碳是次要的,体系的低碳才最为关键。”潘家华说。国内城市低碳化转型缺乏体系和规划以致设施和产业质量低下。“有的城市低碳产业选择不当。部分新能源产业是否属于低碳产业还需商讨,如硅材料、煤制气等在制造出碳排放量低的能源产品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判断一个产品是否低碳,得分析其全生命周期,才能进行综合的碳收支评价。”潘家华表示,在国内低碳城市建设中,规划层面的全生命周期应用还不多。
“温室气体虽然是一种变相的‘污染物’,但不会在其产生地直接、快速地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而一个行之有效的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可能要在20年内才能显著降低城市的碳排放,远超出地方官员任期。”毕军说,“权衡之下,低碳城市规划难免流于形式。”
有专家担心,“低碳城市”在一些地方事实上成为城市营销的新概念,地方官员可以用“低碳城市”的名义招商引资,对政绩进行新一轮包装。毕军认为,在一个城市开展低碳建设之前,首先应重视低碳技术、基础研究、制度建设。否则,空谈多于实践,口号多于行动,最后就是“无米之炊”。(记者 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