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正视地球家园不能承受之重
——专访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王立彬)在4月22日第42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工业文明鼎盛、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的现实,人类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守护人类自己的地球家园。
上天、入地、下海,梦想实现与地球过度消耗
“同地球的古老历史相比,人类出现后的岁月是短暂的,然而却占据了自然大舞台的中心位置。”徐绍史说,在数千年发展文明史中,人类最大化地利用地球资源,却常常忽略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特别是近百年来,工业化快速发展,人类涉足的疆域迅速扩张,上天、入地、下海梦想实现同时,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遭受破坏。
“油荒、电荒、气荒、粮荒,世界经济发展陷入资源匮乏的窘境;海洋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破坏了人类引以为荣的发展成果;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发生,地质灾害高发频发,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地球人面对的共同命题。”
徐绍史说,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巨大资源需求,同时资源供给的刚性制约也不断加剧。我国地域辽阔,资源总量大、种类全,但人均占有量少,禀赋总体不高。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矿产资源品位低、贫矿多,难选冶矿多;土地资源中难利用地多、宜农地少,宜居面积仅占国土面积20%;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性差,资源富集区多与生态脆弱区重叠。“特殊的国情,对我国珍惜地球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完善调控机制,以资源杠杆撬动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的发展方式往往导致资源大量消耗和粗放利用;资源利用方式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徐绍史表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迫切要求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
徐绍史说,“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要完善国土资源宏观调控机制,加强土地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等相关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加强矿业权设置管理,优化矿产资源开发结构布局,完善矿产资源参与宏观调控政策。抓紧编制实施国土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海陆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徐绍史说,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要求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严格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要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推进基本农田质量建设。要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