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首批移民搬迁本月底完成

2010年10月21日11:4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移民书写 南水北调 移民搬迁 王菊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1975年 丹江口水库 移民安置点 移民工作 库区移民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移民坐上迁移的客车队列,告别故土。CFP供图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示意图。CFP供图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首批移民搬迁本月底完成 明年将启动移民后靠安置 2014年前汉江水将输送到华北

9月27日晚,70岁的王正发老汉在老家的土坯房中慢慢地品着本地土产的郧县黄酒。他喝得很慢,因为这是他在老屋吃的最后一顿晚饭。翌日,他将启程前往移民安置点,开启全新的生活。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需要移民18万人。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已进入攻坚阶段,10月是首批移民搬迁的最后期限。

伴随着7.4万移民陆续从湖北省十堰市迁往周边的8个市、178个安置点,丹江口库区首批移民外迁工作将正式收官。明年,丹江口库区将启动10万移民后靠安置。2014年前,奔腾的汉江好水将奔腾到千里之外的华北。

在10月份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十堰要完成移民搬迁3万人,如此强度,堪称中国移民史之最。或许,任何词语都无法描绘当前正在秦楚大地徐徐铺开的这张移民画卷。

这,是一段由移民书写的史诗。

文/本报记者 肖欢欢发自湖北

王正发老汉只是7.4万移民大军中的一员。“最后的晚餐”,已在且正在一个又一个丹江口库区的家庭上演。

宏大:

三峡移民后的最大规模

“这是继三峡移民之后中国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对于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基尧如是评价。

南水北调工程的搬迁强度,甚至超过了三峡工程。三峡移民总人数虽然逾百万,但搬迁用了整整15年时间;而南水北调工程的移民搬迁,却要在短短的两年多内完成。首期移民的“最后通牒”时间,正是本月底。

移民是公认的“天下第一难”。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湖北两省共需移民搬迁34.5万人,而湖北18万移民的迁出地全部在十堰市。

据了解,丹江口水库76.4%的库岸线在十堰市;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河流均在十堰辖区。十堰市所辖区域均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重点淹没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及移民工作的关键所在。十堰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3年动迁18万人,日均动迁160人,迁移一户人家需要一辆大卡车。移民的工作量,想一想就出冷汗”,早在去年6月的移民工作专题会议上,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就直陈移民任务的艰巨。

陈天会说,移民是十堰市的天字一号工程,没有退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不折不扣地完成。陈天会打了个比方:“外迁移民就像是我们嫁出去的姑娘,今天我们来相个亲。我们要让移民高高兴兴地走,不能有意见。”

紧迫:

本月搬离3万人

作为主管部门,十堰市移民开发局副局长李尚玉坦承,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压力非同小可。十堰的移民搬迁已实行“一日一报”,每天各县(市)都要将当天的移民搬迁人数汇总上报。

他拿着一份移民搬迁日报表告诉记者,截至10月6日,丹江口库区共完成搬迁7267户,累计31236人,占总人数的49%。而按照计划,在本月底,全部7.4万人将全部搬迁完毕。

10月8日,李尚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十堰将完成3万人的搬迁量,这将创下中国移民史之最。”对此次移民的意义,他表示,河南首批移民外迁已于9月初完成,本月十堰完成移民外迁工作,将标志着丹江口库区首批移民外迁工作顺利收官。这是决定南水北调工程能否顺利输水的关键一步。

明年,移民内安工作将正式启动,湖北另外的10万移民和河南的4.5万移民将陆续实现后靠安置。2014年前,滚滚汉江水将自南向北流向华北地区,年输送优质淡水130亿立方米。

离歌:

故土难舍终得舍

南水北调的关键在中线,中线的成败在移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2014年顺利实现蓄水调水,是死命令。十堰的7.4万移民需要被安置到20个县(市、区)的178个移民安置点,工作量非常大。从本月开始,平均每天有500多辆货车满载着移民和他们的家具、床铺,穿梭在库区和安置点之间。

水是故乡美,月是故乡圆。对于在故乡生活了一辈子的移民们来说,背井离乡,实在不情愿。他乡的一切都得重建,而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受煎熬的,是农村的移民干部。他们既是移民,要维护个人利益;又是移民政策的执行者和带头人,要服从大局。

对于这场移民攻坚战,十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志林称,为打消移民们的顾虑,市政府承诺“移民后收入高于现在、生活水平好于现在、生存环境优于现在”。

从去年7月开始,该市组织750批、2万多名干部、移民代表赴武汉、襄樊等地的安置点考察,历时4个多月。

今年初,到武汉市黄陂区三里镇救命寺村安置点考察的移民代表张发起初心里很忐忑,但考察了安置点后,他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安置点距离武汉市区仅15公里,还有公交车到市区,不算偏僻;江汉平原的土地平坦肥沃,种植黄瓜、青椒等农作物的种植方式跟老家相似。

张发回老家后,对老家丹江口市浪河镇的村民们说:“搬吧,那边是福地,去晚了要后悔。”

攻坚:

柔情+补偿

移民没有思想包袱是不可能的,靠什么打动移民?李尚玉说:“柔情加‘利诱’。”

十堰市政府承诺:房屋拆迁实行“四个不拆”:宣传不到位不拆,安置不妥当不拆,当事人思想不通不拆,矛盾隐患不排除不拆。

搬迁之前做到“六清”:实物指标核查清,补偿资金兑付清,债权债务化解清,建房资金收缴清,搬迁前矛盾化解清,档案资料交接清。

为确保移民到达当地后不“水土不服”。经过不断协调,外迁移民安置点已由最初的510个减少为193个,让村民们尽量集中。宏观杂居,微观聚居,既有利于移民融入安置地,又为“难舍故土”的他们形成“邻居还是那些邻居”的风俗人情。

每个安置点都有工作组定点服务,大一些的安置点(1000人以上)有3名干部,小一些的安置点(500人以下)也有2名干部。工作组要和移民们同吃同住两个月,待移民们完全融入当地生活后才撤。

当然,最能打动移民的还是“利诱”。土地和房子是移民们最担心的问题。李尚玉表示,早前国家已出台移民待遇:提高征地移民补偿标准,由被征耕地之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提高到16倍;原住房人均不足24平方米的贫困移民户,按照每人24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建房补助。

湖北还出台了更优惠的补偿标准:移民人均1.5亩责任田,0.1亩菜园;外迁移民发放生产安置费2.3万元及基础设施费人均1.5万元。并对农村移民的房屋进行补偿:框架结构735元/㎡、砖混结构530元/㎡……

对于移民最关心的住房问题,实行双委托。移民与移民迁安理事会签订委托建房合同,移民迁安理事会与安置区政府签订委托建房合同。整个建房过程,移民迁出地概不参与,由移民代表对房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

柔情加“利诱”,“天下第一难”逐渐在温馨中化解。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