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各大门户网站点击率最高的新闻之一是,4名在抵达北京时戴口罩的美国自行车运动员向奥运会官员和中国人民致歉。早在十多天前,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少中就对媒体表示,“戴口罩比赛?没必要!”。
在最近的一二十天里,杜少中至少已经7次参加北京奥组委举行的新闻发布活动,奥运空气质量的话题频频被记者们提及,杜少中最近一次表态称,他背后的专家团队认为,即使在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奥运会期间出现“超标天”的风险也在大大减少。
杜少中有什么样的专家后援团,过去7年他们如何打造北京的蓝天?本报(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天专访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相关项目技术组组长、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科学学院教授朱彤。7年的时间里,有上百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朱彤所领导的团队工作,他们试图为北京原本灰蒙蒙的天空提供解决方案。
有数据显示,1998年北京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蓝天数只有100天,而2001年北京申奥时承诺,在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期间,北京空气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控制达到发达国家空气质量水平。
朱彤介绍说,在北京申奥介绍后,专家们就开始研究北京大气污染的机理,在取得一些基础研究的成果后,2005年10月份,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项目组,目的在于制定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保证方案和北京空气质量达标政策。
朱彤特意强调说,与以往研究不同,这次的研究不仅仅局限在北京本地的污染源研究,更考虑到周边省市环境污染对北京大气质量的影响。从跨区域的概念来考虑污染输送的问题是近年来国际环境研究的重大进展,在此次北京大气污染的研究中引入跨区域的思路,决定了在下一步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中,北京不是为奥运作出贡献的唯一城市,周边的河北、山西、天津、内蒙古也得伸出援手。
2006年,项目组启动了华北地区大气环境的大型综合观测国际合作计划,朱彤回忆说,在当时,那算得上是北京最大规模的一次国际合作,来自不同国家的顶级环境专家共同为北京的大气污染把脉,可以说,就是那一次大规模的研究,专家们摸清了哪些因素抹灰了北京的蓝天。
朱彤介绍说,依据观测的数据,专家们认为,北京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三大类。氮氧化物最主要的来源于机动车,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火电厂,可吸入颗粒物则来源于北京的工地以及周边地区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找来污染的元凶就可以对症下药。专家们开出的方子是通过治理机动车污染和周边火电厂的污染来减少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对北京蓝天的威胁。
有了药方,还得考虑能不能合理地用,朱彤说,这次北京大气治理方案的谋划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不仅有环境专家的参与,还有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参与。
朱彤解释说,对机动车的治理可能包括淘汰黄标车、提高尾气排放标准,污染企业的治理则要求企业安装治理设施,在产业淘汰目录里的还面临关停,可是这些政策的出台会不会影响地方的经济发展,会不会有法律方面的障碍,都需要专家们研究。毕竟,北京办奥运,也要实现和周边地区的共赢,关停、限产、搬迁污染企业也得合法。
朱彤告诉记者,整个奥运的大气治理方案有3个层次,首先是包括污染企业和机动车整治在内的长线、综合治理方案;其次是类似单双号限行这样的临时方案;第三是在奥运会企业如果出现极端天气必须采取的应急方案。
如果说2006年那次最大规模的研究是为长线方案做技术支持的话,那么2007年好运北京测试赛的单双号限行就是为临时方案的效果作评价。
2007年“好运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实行了4天单双号限行、错峰上下班等措施削减行驶车辆,停驶机动车130万辆左右,全市九成以上道路畅通,减排污染物 5815.2吨。
有关人士说,如果没有过去经验的积累,这次将历时两个月时间的单双号限行措施就不能顺利出台并得到实施。
“项目组根据监测的数据,制定了空气质量保障的应对方案,但是考虑到北京市还有几天高温、高湿这样小概率性极端不利天气,我们于今年4月向北京市环保局提交了‘应急方案’。”朱彤解释说,应急方案就是进一步挖掘可控的潜力。对于有人对应急方案表现出的担心,朱彤说,做这样一个方案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启动,这样做只是为了告诉公众,即使在奥运期间出现极端不利的天气条件,我们也做好了准备。
在朱彤看来,奥运会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奥运会后,包括机动车单双号上路等临时性措施会取消,而它带给国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则是一大笔财富。”奥运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体会便捷交通、良好空气的机会,广大市民会更加自觉遵守相关法规政策,政府也将采取更为到位的措施,包括:更加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鼓励低油耗、小排量机动车,优化城市交通线路、减少拥堵;从长远看,使用替代能源并推进其市场化将是根本的解决出路。
朱彤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国际全球大气化学科学指导委员主持编写“超大城市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影响”的评估报告,对全球城市化过程中如何面对和解决空气质量恶化和气候变化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北京奥运会空气保障研究的成果将是该报告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讯员 商伟 本报记者 刘世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