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2月21日电 洞庭湖的候鸟在2008年冬春之交时的罕见冰雪灾害中受到怎样影响?21日,来自中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的鸟类研究专家经过调查后向新华社记者独家公布结果。
作为世界著名的候鸟栖身之地,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是各种候鸟越冬的理想场所。其中,总面积19 万公顷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境内的21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据考察,这里有鸟类25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7种。
调查结果表明,草食性浅水活动区域的雁鸭类鸟类受冰雪灾害影响相对较小。专家分析认为,由于食物短缺,大量草食性的雁鸭类鸟类在冰雪的早期迁移到附近农田,以冬季作物如冬小麦、油菜作为补充食源。后期受冻雨影响迁移他处或以冻雪中的枯草为食,但体重下降比较严重。
据了解,这次调查是洞庭湖水鸟同步调查中规模最大的一次,40多位国内外专家和监测人员分成十个监测组部署在21个重点监测区域和监测点,采用线路调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的范围涵盖洞庭湖四个湿地保护区21个重要鸟类越冬栖息地,并涵盖周边湖泊、湖中部分航道,占洞庭湖重点鸟类栖息面积的60%以上。
这次调查和冰雪期间的监测显示,深水和浅滩活动的动食性鸟类受冰雪灾害影响相对较大。由于湖泊大面积冰冻,鸭类活动的水域急剧减少,仅仅在航道的附近水流没有停止的区域聚集。特别是需要深水区域的潜鸭类如凤头潜鸭数量急剧减少,减幅超过90%以上。
鸟类专家、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蒋勇认为,这次为时4天的统一调查,就越冬水鸟的分布、栖息地质量、受到的干扰、食物情况、死亡状况开展系统分析,并与前几年洞庭湖水鸟调查的数据进行比较,客观评价洞庭湖湿地对越冬水鸟的保护意义,并为今后制定保护越冬候鸟应急方案、建立应急体系等提供科学依据。(记者 黄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