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商业周刊: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之路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3 月 0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国多家银行和保险公司在纽约和香港证券市场高价位首次公开发行成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但是,最近几年另一部分的中国企业也一直在悄悄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这些企业并没有从令人向往的首次公开发中获取可观的收益或利润,但是它们发现可以通过反向并购实现海外上市的目的。

最为典型的做法是,中国的企业被美国的空壳公司收购,这些空壳公司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它有一个优势,就是是上市公司。在收购完成后,美国的董事会辞职,并由中国的董事会接替,同时更改公司名称,向对冲基金及其他新的投资商发行新股票,从而可以筹集数百万美元的初始资本。例如,北京知名疫苗生产商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于2003年进行了一次反向收购,随后并筹集了1200万美元的资金。

对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来说,与首次公开发行相比,反向并购速度更快,所承担的责任较小。美洲国际证券公司是一家位于纽约的公司,公司自2005年以来帮助经纪了10起此类交易,目前,正接手另外9起此类交易。该公司执行董事周彼得称,反向并购一般只需数月就可完成。自2005年以来,约有150家中国企业进行了反向收购。周彼得说:“中国公司开始认识到这里有许多钱。”

不过,金融领域一些人士对这些收购的前景并不看好。普衡律师事务所在香港的合伙人尼尔·汤培称,由于这些股票是在柜台上交易的,因此少数中国官员认为,美国公司都避开这些空壳公司。他说:“这些股票没有市场,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本无法实现上市的目的。”

因此,为什么中国企业这么热衷反向并购呢?原因之一非常简单。它们很少有其他选择。中国一些衰退行业或一些不热门的行业里的小型公司不可能吸引到游走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资本和私人股权投资商资本。另外,在急速发展的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企业上市要有两年的等待期。一位匿名的美国对冲基金经理说:“如果美国金融家说,我能够让你在两个月内上市,这肯定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中国企业认可这些交易的原因是投资者之间很少有冲突。反向收购通常是私下进行。购买这些股票的对冲基金对允许管理层继续无约束地运营感到满意,而私人公司一般要求上层来作决策。

涉足此类交易的一些中国企业也会不知不觉地卷入法律纠纷。化肥生产商博迪森生物技术公司与现在已经毫无生气的中国节能技术公司目前正面临集体诉讼,被指控隐瞒事实真相。不过,一些投资商认为,反向并购不存在什么根本性的问题。像中国的一些知名企业,如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深圳的电池生产商中国比克电池公司已经从场外柜台交易市场进入到了美国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

但是,即便热衷于反向并购的企业也认识该交易仍存在一些不足。2006年,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预估的年营收为1540万美元,或许今天公司不必走反向并购这条路。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际业务经理海伦·杨说:“如果现在我们想上市,那么首次公开发行将是更好的选择”。(Bambridge)

来源: 商业周刊

相关文章:
中国企业掀起新一轮境外上市热潮 门槛可望降低
国家发改委:支持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到欧洲上市
国际律所: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最大风险是监管合规
政策大力扶持企业积极 汽车企业整体上市暗流涌动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