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06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57500亿元 同比增13.2%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1 月 2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农业部发布2006年全国乡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显示,2006年,全国乡镇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对“三农”的贡献更加突出,经济总量、结构调整、素质提升和经济效益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运行质量总体良好。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调查统计,全年预计完成增加值57500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上年同期略有回落,但从今年各个月的经济运行轨迹看是呈逐月上升的趋势。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2.11%,二季度增幅达到了12.51%,三季度增长12.55%,全年预计比上年增长13.2%。在各行业中,工业仍占主导地位。全年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0800亿元,同比增长13.4%;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2000亿元,销售产值173600亿元,产销率达95.4%,与上年同期持平,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45000亿元,同比增长13.2%;利润总额14500亿元,增长13.5%;上交税金6000亿元,增长13.8%。利润和税金等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增幅均快于生产指标,表明总体经济运行质量在稳步提高。

(二)规模工业对乡镇工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5000亿元,同比增长16.2%,比规模以下工业增幅快近8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1.4%。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7000亿元,同比增长16.3%,产销率达95.6%;实现利润6900亿元,同比增长15.6%;上交税金2900亿元,同比增长16.7%;出口交货值18500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部乡镇企业出口的77.2%。规模工业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均大大高于乡镇企业平均增幅3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占乡镇企业的比重不断提升。规模以上骨干企业所具有的较强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成为乡镇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推动着乡镇企业整体向前发展。

(三)农产品加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新亮点。近年来,各地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大方向,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依靠资源优势,突出绿色品牌,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涌现出一大批带动力和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成为乡镇企业重要的优势和特色产业。预计今年全国乡镇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8300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食品工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增加值2400亿元,同比增长16.7%。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33.1%,成为乡镇工业的主要行业和重要增长点。

(四)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全国乡镇企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4000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虽然今年出口的外部形势比较严峻,天津、黑龙江、贵州、陕西、新疆等省市出口增幅较低,山西等省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但出口大省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省的出口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此外,出口量相对较小的重庆、江西、海南等省市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由于主要出口省份相对比较稳定,从而保持和带动了乡镇企业出口的快速增长。

(五)以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为标志,乡镇企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今年乡镇企业中的第三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2700亿元,同比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乡镇企业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1.9%上升到22.1%,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城市居民利用节假日到郊区及周边地区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已成为市民非常喜欢的一种休闲度假方式,也有不少退休的老年人较长时间租住农家院避暑休闲,从而带动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北京、山东、江西、湖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青海、新疆等省区“农家乐”发展的都很快,并且收益普遍不错。

随着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农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商务部在农村推出“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户放心店”工程,以此推动农村商业的发展。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沿海发达省市很多企业家不失时机地把资金投向商业等第三产业,使农村,特别是小城镇的消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商业出现繁荣景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乡镇的商店与市内商业配送中心形成连锁超市,大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购物环境,提升了消费水平。

(六)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劳动者报酬和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全国乡镇企业预计净增就业400万人左右。由于在去年全国有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有20多万个,今年有半数以上的项目已建成投产,这些企业新招收就业300多万人。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0万人的有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辽宁、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市,就业的总体情况比较稳定。北京市顺义区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再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制定了就业政策,今年全区镇村企业共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1万多人,其中“4050”人员就业4000多人,就业状况好于上年。

全年预计乡镇企业累计支付劳动者报酬12280亿元,同比增长10.5%,初步测算(按农业人口9.55—9.75亿人计算),农村居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收入1240元,同比增长10.6%,增加120元,占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34.7%,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二、支撑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析今年乡镇企业较快平稳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宏观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密切相关,全国经济形势好,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就快,运行质量就好。近两年,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扩大就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城市带的发展战略,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等发展战略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为各地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和有利的市场环境。各地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的意识和机遇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浙江实施小企业成长计划,对有发展前途的成长型小企业采取措施重点扶持,起到很好的效果。河南企业规模总体较小,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占全省98%,但实现的增加值却占全省35%,从业人员占61%,而这些小企业91%是乡镇企业,95%的从业人员在乡镇企业。对此,河南省统计局在一项调查报告中评价说:“规模以下工业已成为县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是企业滚动发展的基础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规模以下工业在全省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地区采取的各种积极有效措施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持续增长拉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两年突破2万亿元,两年间新增投资50万元以上企业有50多万个,这些企业的建成投产为乡镇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发展后劲。另外,15.4万个出口企业的出口额已占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并且出口额每年保持近20%的增长速度,成为拉动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翼。

(三)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带动了乡镇企业总体水平的提高。近几年,乡镇企业在专业村、产业镇、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各地以特色产业为主体,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与延长产业链相配套的企业不断聚集,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目前,全国乡镇企业各类园区有近3万个,入园企业136.8万家,园区实现增加值已占乡镇企业增加值的20%以上。在浙江,由产业集群构成的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已成为展示该省工业化水平的一张品牌,同时也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奠定了扎实基础。目前,浙江有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601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285个,100亿元以上的37个,这些产业集群共涉及28个工业部门。在山东沿海的青岛、威海、烟台等城市,水产品加工、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加工已具有相当规模,成为我国对日、韩等国农产品出口的基地。在河北,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就有167个,实现增加值1500亿元以上。在环渤海的烟台、唐山等城市周边,酿酒葡萄的种植已具有相当规模,吸引了长城、张裕、王朝等著名葡萄酒生产企业来此投资办厂,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当地农民也从中受益。类似浙江、山东、河北的情况,其他地区也都有大量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乡镇企业产业集群化趋势已成为带动乡镇企业增长的骨干力量,同时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突出了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优势资源的特色产业、传统的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找到了新的切入点。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推动了乡镇企业发展。去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加快乡镇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后,各地结合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普遍开展了以融资担保、科技对接、人才培训、创业辅导、行业协会、信息网络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市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多的优势,积极与企业展开科技对接,实施“彩虹工程”四年来,乡镇企业累计引进开发新产品879项,其中国内先进水平以上项目512项,新产品投入资金42.9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05.6亿元,新增利税14.79亿元。通过实施“彩虹工程”,促使企业经营者科技创新意识显著增强,加强了乡镇企业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提高了北京郊区经济发展质量,为统筹城乡,推进郊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河北省已为企业搭建起创业辅导等八个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创业辅导基地100个,安排就业15.3万人。

三、乡镇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工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盲目投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地区产品和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资源型企业多,经营管理粗放等结构性、素质性问题比较突出。不少企业由于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管理混乱,环保和安全问题较多,很多企业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被关停,企业成活率低。此外,固定资产投资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依然存在,由此形成新的结构性矛盾,出现年年喊结构调整但收效并不显著的局面。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背后,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在市场高额利润的吸引下,不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环保要求、安全生产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制约因素,盲目、无序地上马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项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冶金、建材、煤炭等能耗高、污染大但利润相对丰厚的行业表现更为突出。据山西反映,该省焦碳、生铁、金属镁等主导产业的产能已经出现过剩苗头,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在缩小,效益逐步下滑。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的差距没有明显改观。尽管国家把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作为推动东中西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并加大实施力度,农业部每年组织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等活动以推动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确实加快了中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发展速度上的差异有所缩小,但由于发展基础不同,基数差异太大等原因,使得东中西乡镇企业经济总量、企业的总体规模和水平以及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仍在扩大。当前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6.6:27.5:5.9,与上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的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相应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的省份有浙江、山东、江苏、广东、河北和辽宁6个省,这几个东部省份增加值总量相当于中西部地区总和的1.75倍。

(三)外贸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部分产品出口形势严峻。由于今年我国将结束加入WTO的过度期,多数商品的进出口关税与世界同步,加入WTO初期的优惠已不复存在,从而加剧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外贸易的顺差数额较大,与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贸易摩擦增多。今年以来,欧美等国对我国纺织品、服装、鞋类以及家电等产品出口重新设限,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上述产品出口受到一定的影响。4月日本又对我国农产品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增加检测项目,提高准入标准),给农产品出口带来一定的压力,山东、浙江等对日农产品出口大省影响尤为明显。此外,人民币持续升值也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的换汇收入和出口定价,使企业利润空间缩小,这对于以薄利多销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乡镇出口企业来说其压力明显加大。

(四)部分地区和行业用工紧张,员工素质普遍偏低和人才匮乏不适应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求。据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资源相对缺乏、两头在外的经济大省反映,今年以来劳动力不足的矛盾一直比较严重,尤其是随着一批新项目竣工投产,纺织、服装、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对熟练工人和技工的需求急增,缺口很大。乡镇企业人才问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这就决定了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员工占一半左右,直接导致了乡镇企业后续发展动力不足。二是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由于乡镇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实力不足等原因,吸引高素质人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由于人才流动性大,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比较慎重,再加之企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大且时间急,所需人才更多地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看待,忽视了企业自身对人才的长期培养。三是留住人才难。有资料显示,以各种形式招聘到乡镇企业的各类人才平均供职时间仅2年左右,人才流失问题较为普遍,给企业的稳步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一些企业没有真正把人才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造成人才与企业整体利益割裂,形成招来了走,走了再招的恶性循环。留住和使用好人才已是乡镇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件大事。

(五)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制约乡镇企业发展。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各地普遍存在着发展资金紧张,贷款难的问题。据江苏省企调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近二年企业资金是否紧张时,有60.2%的私营企业认为企业发展资金不足,有45.6%的私营企业认为资金短缺是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虽然政府已经出台过商业金融机构应提供贷款,支持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的政策,也建立了一些信用担保机构,但私营企业获得贷款依然很难。(叶娜娜)

注:本文各项数据为各省预报数,与正式年报数可能有些差异。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2005年全国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46600亿元 同比增11.44%
中国发布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规划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