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巴西:“学弱”国家高歌猛进提振教育
巴西不是“学霸国家”。自2000年参加PISA测试以来,成绩始终位于OECD500分的平均分数线之下。但,这个南美国家在PISA排位上的快速前移却不容小觑。尤其在过去十五年,巴西经济焕然一新,与俄罗斯、中国、印度并称“金砖四国”,经济上的崛起与巴西在教育上高歌猛进的改革势头不无关联。
从1500年葡萄牙探险家到达巴西,到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长达400年的时间里,教育从未成为巴西政府的主要议题。1930年,巴西首次建立联邦文化教育部,但在以原材料和小商品教育为基础的经济状况下,巴西的教育质量未见起色。在脱胎于奴隶制的农业制度下,巴西人认为只要培养占人口10%的精英,就可以满足治理国家的需求。
直到20世纪90年代,经济上的崛起让巴西意识到教育落后正成为发展的绊脚石。1994年,卡多佐当选巴西总统,1996年,巴西出台了全国教育方针与基础法(LDB),这成为现代巴西提振教育的起点。
三年后,PISA测试摆在卡多佐面前,他清楚,巴西很可能在排名中垫底,但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巴西会从参评中受益,它可以测试学生使用校内外所学知识的能力,最终的价值是将动员整个国家追求更好的教育。
卡多佐是对的。尽管巴西在2000年PISA测试中排名最后,但一场全国范围的教改就此起航。通过成立基础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基金会(FUNDEF),巴西保证州市获得公平的资金支持,改变了过去大多数资金留在大城市,小部分资金留给小城市的做法。在此期间,全国教师工资增长了13%,贫困落后东北部教师工资增幅则高达60%。巴西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在GDP中的比例由2000年的4%提高到2009年的5.2%,最近的目标是提至7%。
1996年改革的另一个重点就是把国家教育研究所变成独立的统计组织,负责全国教育评估,并推出了与PISA测试相对的“证明巴西”的普测和“基础教育发展指标”,所有结果全国公开。这种问责制度给学校、当地政府都增加了公共压力,迫使学校领导与教师、社区以及市级监管人员不断讨论提升策略。要知道,2021年巴西独立200周年前,PISA测试要达到平均成绩,已作为战略高度下达到巴西的学校中。
改变已经出现。当代巴西的公立基础教育覆盖了全国95%的人口,过去十年,巴西在PISA测试中的大幅提升绝对可获“最佳飞跃奖”。教育部哈达德部长说,“对巴西来说,20世纪是一个失败的世纪,因为我们国家没有解决教育改革的问题。也许是第一次,我看到了全国都在动员,目标设立后得到所有人的赞同。我知道面前的任务很艰巨,但巴西正在抓住机会解决难题。”巴西在教育上的作为与后劲让其他世界经济体难以忽略。
德国:知耻而后勇
德国一直认为自己拥有世界上最高效、最公平的学校体系,尤其是实科中学和双元制教育模式,为德国提供了各领域紧缺高素质人才。但在2000年PISA测试中,德国成绩位列平均线以下,这如同一记重棒,敲醒了坐在历史成就上的德国人。改变中学结构,提高教师素质,过去十几年,德国发起改革重振教育。
德国学生接受了小学义务教育后,会被分流到三种学校:能力较低的大多数学生被分到国民学校,后来叫职业预校,接受几年的教育后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能力较高的学生进入实科学校,被授予一种资格,还可申请更多培训,以便可从事更有声望和体面的工作。最好的学生分流到文理中学,准备高中毕业考试,这也是通往职业、从教和其他上层公务员的唯一道路。
所谓“双元”教育体制是将公司的学徒制和职校的职业教育相结合,学徒一边在公司接受实践培训,一边在职校里学习理论。
原本,分流到国民学校再通过双元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比通过文理学院进入大学的毕业生薪水还要高,这本身也是双元制吸引人之处。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经济迅速发展,高素质劳动力短缺。文理学院学生也在进入大学之前,通过双元制获取某一种资格证书,确保自己不会失业。结果,越来越多的国民学校学生难以获得雇主提供的培训机会,原有的三轨分流制度慢慢改变。
第一次PISA测试在2000年实施,侧重阅读素养。“四分之一的德国15岁学生不能流畅阅读,德国高危学生的成绩更是全球最差。”结果震动了德国,多次受阻的教改迈开大步。德国开始建立教育国家标准,加强幼儿园教育,加大对孩子特殊语言和不能流利讲德语的家庭的培训投入,更多的投入用于教师培训,现代管理理论在学校推进,学校工作人员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
折戟PISA测试,不少德国人将此归责于三轨分流制度,于是一些州开始把学生分流时间从原本的10岁推至12岁;允许任何类型的初级中学学生就读任何类型的高级中学等。针对语言问题,联邦政府引进项目,对幼儿园学生进行语言培训,在升入小学时,确保德语水平与德国人一样理想。
改变不能一蹴而就,如今,更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正在德国推进中。近年,德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成绩逐步提高,不久,改革的成果或许会愈加明显。
日本:世上最怕“认真”二字
提起日本学生成绩好,不得不提充裕的学习时间。长期以来,日本公立学校学生一周学习6天,每天的课后作业要几个小时完成。暑假只有6周,且常用来做些研究。大多数学生完成常规校园学习后,还花大量时间接受各种家教辅导。
日本课程体系可用“严苛”形容,课程衔接极为连贯,学期间课程的更迭按内在逻辑逐渐增加难度。课程大纲要求所有水平的学生都要掌握大量的事实材料,诸如煤矿的不同种类,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国家内的河流位置,或者很久以前在日本之外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等。
在日本,所有学生都要求掌握同样高要求的课程,这是实现教育成果公平的有利准则。日本人普遍相信一个人的考试水平更多取决于自身学习是否努力,而非天生智力。
日本学生努力学习的原动力是对学生获得优秀成绩进行切实的奖励:被父母赞赏,进入一流大学。更重要的是,在精英云集的社会,雇主和社会对学业成就极为重视。
日本教师一直是公务员中收入最高的阶层,吸引不少年轻有为的人当教师,这是日本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每隔几年,当地政府会把教师和校长重新分配到不同学校,确保优质教师资源在学校间分配公平。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教育上的投入远低于欧美,但教育效果却比大部分国家好。这是因为日本教育从不追求教学楼的奢华、全彩光面的教科书,也不浪费在非教学人员身上,而是切实用在学生和师资上。
日本学习课堂的高度互动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日本教育观察家哈罗德·史蒂文森曾这样描写道:一位女老师带着装满各种瓶子的纸袋走进教室,让学生找出辨别哪个瓶子容量最大的方法。学生们分成小组,用煮水等各种方法进行测量,并在黑板上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在史蒂文森看来,日本课程通常始于一个实际的问题。教师提问不在于让学生得到正确答案,而是启发思考。也基于此,日本教学对待错误的方式颇有启发。即便是错误答案,老师也会让学生思考错误原因,找出解决方法。
在日本,教师与家长保持高频率沟通。全社会通过媒体仔细了解整个国家教育情况。一个人在考试中取得成功不仅体现了个人能力,还反映了母亲、其他家庭成员和老师的努力。他们共同承担失败的责任,这也催生了要取得成功的压力。
注:本版内容部分摘编自经合组织教育研究报告译丛(唐闻佳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