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国家”是如何炼成的?

2013年12月02日15:1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课程衔接 生均经费 教育故事 教师专业发展 PISA

无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雄心勃勃的“力争上游”计划,还是加拿大的“促进学生成功”行动、巴西的“证明巴西”测试,越来越多的经济体意识到,要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稳居上游,仅仅为一小部分人提供精英教育是不够的……由于PISA已经发展为一项具有权威性的研究,因此PISA的测试结果得到了世界各地政策制定者的重视。经合组织(OECD)依据PISA等研究结果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对各国政府很有影响力,起到了“软政府”的作用。本版选取的是PISA中那些取得好成绩和取得飞速进步国家的教改经验。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何在

“对于亚洲社会来说,芬兰从来都不是焦点:没上过新闻头条,旅游拼不过隔壁邻居瑞典,连驰名天下的诺基亚,也鲜有人知是芬兰品牌。然而不知不觉间,芬兰以炫目的教育成就震惊了世界……”由于在PISA测试中的卓越表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亚洲家长,包括中国家长,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北欧小国。

仅在40多年前,芬兰教育尚且“积贫积弱”

过去十年,芬兰的一个地方有望成为旅行经济新增长点,那便是学校!每年,成百上千的教育家、政策制定者会光临赫尔辛基,试图找寻芬兰教育成功的秘密。

自2001年PISA首次公布以来,芬兰就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多次捧走冠军。并且,没有一个国家像它那样,学校几乎没有差异,不同地区的学生成绩差距在所有参评国家中最小。

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成就,让芬兰赢得“教育全球第一”的美名。不过,芬兰并非一开始就是“尖子生”,就在40年前,芬兰的基础教育可谓“积贫积弱”。

2000年以前,芬兰很少在世界上有关卓越教育的榜单上露脸。在1962-1999年的5次不同的国际数学或科学测试中,芬兰学生的成绩从未达到平均分数线。

这与芬兰的历史密切相关。芬兰是个年轻的国家,1917年脱离苏联独立,此后经历二战,损失惨重。以至于,上世纪50年代,芬兰大部分年轻人完成了六年基础教育后便离开学校,只有居住在城镇的青年会进入中学。中学教育分两种:一类是由城市筹办的市民学校,提供三年以上的教育,此后学生有望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另一类是文法学校,提供五年以上的教育,通往学术类高中,然后是大学。

但在1960年代,文法学校的学生人数呈几何级增长,从3.4万人增至27万人。这种增长反映了普通芬兰人对子女所受教育的更大期望。国家领导者也关注到这种民意,从50年代起,开始补贴民办学校。

如何重建教育体系,成为芬兰在战后各项政治议程中的首要议程。

用最少时间,教出学业表现卓越的学生

1945年,芬兰在战后成立第一个教育委员会,聚焦小学教育,强化以孩子为中心。1946年,第二个委员会诞生,聚焦系统层面,倡导建立服务所有学生的综合学校。不过,该理念引发许多反对,直到十年后才被重提,委员会提议由政府举办九年制综合学校,文法学校和市民学校最终都要被整合进去。

“难道所有年轻人都要具有很高的教育水准?”“所有学生都需要掌握除芬兰语和瑞士语外的第三种语言吗(文法学校的要求)?”“社会真的需要他们这样吗?”此后整整十年,改革准备在争论中缓慢而又扎实地推进。改革最终在1972年启动,直到1977年,新综合学校体系覆盖全芬兰。

多数分析家认为,这项倡议是后续一系列改革得以开展的前提。“综合学校不只是学校组织形式,它体现的是有关每个孩子应该得到什么的教育思想,以及深层次的社会价值体系。”芬兰教育故事对外解读者帕思·萨尔伯格说。

立法保障了教育的政策框架,但这似乎无法对芬兰教育的成功故事做出完全解释。要知道,在北欧,芬兰并不是唯一创建综合学校结构的国家。

在OECD国家中,芬兰也不是生均经费最高的国家,教师薪资也处于中等水平。更令人吃惊的是,芬兰学生的学习时间很少——在初中,芬兰教师每年的教学时间为600小时,800节课,按每节课45分钟、每天4节课计算,余下时间孩子们在室内外接受兴趣课。而在美国,中学教师每年教学时间为1080小时,按每节课50分钟,每天6节课计算。

金钱、时间投入都无法成为芬兰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一个普遍的解释是,芬兰优秀的教师团队。

过去20年,芬兰推出的国家核心课程绝非内容翔实的“道路地图”,而只是一个框架,让教师决定教什么、如何教,这需要教师高度的专业性与工作热忱。

二战后,芬兰就逐步提高新教师的入职要求,把教师资格从师范学院提到大学层次,并最终要求从学前到高中的所有教师都具有硕士学位。它能实现的前提是芬兰的“教师热”。2010年,芬兰8所大学提供660个针对小学预备师资名额,结果引来6600多名申请者。对教师的尊重,给予最大自主权,这都让芬兰最聪明的学生愿意当老师。

“小国寡民”的胜利,还是“边缘国家”的危机感?

许多人认为,芬兰的教育成就就是“小国寡民”的胜利——人少,每个学生自然能获得最好的关注。问题是,芬兰并非世界上唯一的“小国”,它的近邻丹麦、挪威也是如此,却没有取得像芬兰一样的教育成就。

“小国寡民”,恐非最佳解释。

有分析认为,芬兰的卓越教育的原因有些是文化性的。“我们是一个小国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在这里,人们说着一种其他人都听不懂的语言。过去半个世纪,我们发展了一种理念,即教育每一个国民是让我们小且独立的国家得以存在下去的唯一方式。同时,这也是我们与大国,与那些具有其他福祉国家竞争中的唯一希望。”帕思·萨尔伯格说。

也有观点认为,芬兰提出综合学校理念的宏大背景是在全球寻求经济公平的诉求。上世纪90年代,芬兰启动了加入欧盟的进程。随着苏联解体,芬兰失去了主要的贸易伙伴,只能使出口战略变得更为多元。此外,更大的刺激源于90年代金融系统崩溃引发的经济衰退,当时,芬兰失业率达到20%,公共债务超过了GDP的60%。

芬兰不可能依靠劳动力密集型取胜,求生存必然依靠智慧密集型。这对学校发出强有力的信号,不仅要强化数学、科学和技术的教学,还要加强创造力、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跨课程项目的开展。

当然,芬兰的教育也正遇挑战,比如,如何把持续增加的移民接纳到学校中,如何不断地从高素质人才中选拔教师,如何更好地应对高中阶段普职分轨的未来。芬兰人意识到,过去几十年的教育改革已被所谓的“伟大梦想”所渲染,他们达成共识:构建一个均衡社会,山村学生也能接受扎实的九年基础教育。但,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需要新共识,足以伟大到能引发下一轮改革的理念。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OE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