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毕业演讲走红背后 多年后还记得毕业演讲吗

2012年07月20日15:4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毕业典礼 教职工代表 毕业生 演讲词 院长 给力 专升本

多年后,你还记得毕业时的演讲吗

当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承诺2010届毕业生“你们的未来‘被’华中大记忆”后,他离开了演讲台,慢慢地向全场听众鞠躬。这一动作宣告了这场被掌声打断了16次的演讲进入尾声;而在此时,全场7780名身着学士服的毕业生起立,开始高喊“根叔!根叔!”。

自从两年前李培根的这场名为《牵挂》的毕业演讲在网络上流传后,越来越多的毕业演讲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今年,无论是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对北大中文系毕业生“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的期许,还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高艳东“众爱卿均是高帅富,众爱妃均是白富美”的玩笑,都在社会上引起了众多关注。

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看来,毕业演讲走红网络的现象,相当程度上是因为这些演讲改变了曾经那种“今日你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你为荣”式的官话、套话模式,加入了青春、“卖萌”的新鲜网络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容易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些学生也表示认同。该校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09级一雷姓学生认为,“亲民而不流俗”是“根叔”的演讲备受华科同学追捧的主要原因。而刚刚经历完毕业季的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学生钟其灵对此更有亲历感,在他看来,今年根叔在演讲中提到的“远方”让他很受鼓舞,“根叔讲了很多追寻远方的故事,也鼓舞着即将走出校门的我们追寻自己的远方”。

其实,像“根叔”近两年发表的《牵挂》、《远方》这样受人欢迎的毕业演讲并不少见。例如,北京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朱苏力在任职期间发表的每一篇毕业演讲都令北大法学院的毕业生印象深刻。从2001年的《你我都如流水》,到2006年的《你柔软地想起了这个校园》,再到2010年的《不可能的告别》,十年来,朱苏力的文采和幽默深受毕业生的喜爱。只不过,他的演讲没有像近两年“根叔”的演讲那样,在更大的范围得到追捧。

不容忽视的是,在近两年高校的毕业演讲走红的过程中,新媒体的传播和媒体的报道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翼青认为,毕业演讲成为毕业季的社会焦点话题绝非偶然。在他的观察里,互联网中“越是具有情感导向的东西传播得越广”,于是不断将“煽情的、新鲜的校长演讲传播出去”。

张志安也表示,这些毕业演讲的走红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的传播和媒体的报道”。他进一步解释道,在一般意义上来讲,高校的毕业演讲年年都有,本身并不具有太大的新闻价值。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兴起,一些获得了很多笑声和掌声的毕业演讲在微博的环境下很容易得到传播,而网友的转发和评论使得一些演讲成为热点段子,之后传统媒体往往会再跟进。“这也是新媒体在对公众关注的事件进行新的引导后,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的一种体现。”张志安说。

胡翼青还特别提到,微博等社交网站在传播毕业演讲的过程中打破了“既有的校园礼堂的限制”,就像加入了一个大扩音器,将听众由原来的几千名毕业生扩散到了所有微博用户。这种传播方式上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毕业演讲的语境和毕业仪式的内涵,“毕业典礼和毕业演讲的特征开始变得多元化,形成了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毕业演讲。”

事实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毕业演讲绝非只是当代校长、院长们的“专利”。在民国时期的毕业季,彼时的校长、院长们也“奉献”了不少经典演讲。1929年,胡适在中国最早的大学之一、拥有秋瑾、冯友兰等杰出校友的中国公学的毕业演讲中,将“永远不要抛弃学问”作为给毕业生的赠言。一些近百年前的毕业演讲,也在近几年毕业演讲走红之际,在传统媒体和新兴社交媒体上找到了二次传播的“一席之地”。

相比校长、教师和业已功成名就校友所作的“常规版”毕业演讲,一些高校在毕业演讲的形式上做了更创新的尝试。201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方请来男生宿舍楼一名普通的宿舍管理员——60岁的吴光华作为教职工代表,为毕业生致辞。吴光华在演讲中提到的“想继续为你们收被子、缝衣服、热牛奶、熬姜汤”等温情语句感动了在场的毕业生,也感动了众多网友。今年,该校在学校食堂工作了30年的“馒头大叔”王先荣接过了吴光华的“接力棒”,他在毕业典礼上送给毕业生“做人,就要像做馒头一样,干干净净、实实在在”的祝福。校长李廉水更是表示,每年的毕业典礼都会为后勤服务人员留一个席位,希望以此教导学生尊重平凡人、甘做平凡人。

今年的毕业典礼,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请来了该院2005级毕业生周劼人。这名曾在3年前作为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讲出“面对走出清华后的艰难险阻,只有高远而执着的理想才能支持我们走得更远、更好”的新华社记者,在她毕业3年后重新回到熟悉的演讲台,告诫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毕业生,你慢慢来”。对于这种身份转化带来的改变,周劼人坦言,并非是“当时在大学不够自由”,这两篇讲稿都是她“真心想说的话”。在进入社会、感受到社会的浮躁和压力之后,她才慢慢“打从心底认同从前在学校里那种主流和传统的教育方式”。

“走红”的毕业演讲一定是好的演讲吗?张志安认为,只流于“卖萌”形式的毕业演讲只能赚一时的眼球。而那些走红的演讲中,优秀的演讲都传递了“大学的精神、演讲者个人可分享的经历和正确的价值观”。

周劼人也给出了她的“检验方法”:如果毕业生还记得多年前的毕业典礼上校长说过什么,在毕业以后的这些年里有多少次觉得它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好的毕业演讲”。(实习生叶雨阳 徐牧宇)

   上一页   1   2   3   4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