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主持人:
刚才王教授说到了一个词“一窝蜂”,其实我们也注意到前不久校车事件频发之后,各地的确有一种购买校车的潮流。其实校车就是一个硬件,买了之后会有很多软件的问题,比如说校车买了,停在哪里,怎么维修,怎么维护。另外有了校车、有了专车之后就要有专职司机,有了人就要有编制,有了编制就要有财政的安排,一系列的问题怎么解决,所以真是不应该一窝蜂地去购办校车。
其实校车安全的事情之所以出现,也是跟前一段时间另外一种一窝蜂密不可分的。我们继续来关注。
解说:
就近入学,今天在新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中,我们看到了对于这一点的具体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学生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依法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入学,减少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风险,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极其教学点的设置、调整,应当充分听取学生家长等有关有关方面的意见。
赵晓光 国务院法制办工交司司长:
那么解决校车的问题更多地应该提倡解决就近入学,再有通过发展公共交通,这应当是解决学生上下学安全最好的办法。
解说:
校车事故让全社会心痛,而在对校车质量的担忧之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引发关注,那就是不合适的撤点并校。2001年,为了整合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我国实施了农村撤点并校,将临近村落的学校进行合并,发展成中心学校。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字,1997年,全国农村小学数为512993所,2009年为234157所,总量减少了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学校数为64所。然而,原本为了优化教育资源的做法,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盲目跟风,不顾学生就学路程、寄宿条件等,为合并而合并。
对此,去年12月,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明确表示,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要就近入学,不能提供校车服务的地方不能随意撤并学校,以免造成因为路途遥远等原因,使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得不保障,甚至因此失学。并还是并,到底该怎样决策?
家长:
合并学校,并来并去,这些小孩9月23日都没开学。
家长:
这里不开学,大家都没书读。
解说:
2011年9月,在广东清远英德市黄花镇岩背中学已经到了开学的时间,学生们却无书可读。由于岩背村经济条件差、师资水平低,英德市一直想把岩背村小学和中学合并到镇里的中学和小学,却遭到了不少家长的反对。因为到黄花镇读书,学生们来回的交通费开销变大了,加上一个学生一学期的食宿费1200元,很多家庭无力承担。
家长:
负担不起,我一个月挣1800元,你叫我怎么负担,我两个小孩读初中。
记者:
你还想不想读书?
原岩背中学学生:
当然想读啦,在这里肯定想读。
记者:
那你爸爸妈妈怎么说?
原岩背中学学生:
他们提议不读了,如果不在这里读太贵了。
解说:
负担变重怎么办,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对于交通开销的在意,是否也会转变成对校车质量的打折呢?而在本次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中也规定,是否撤点并校还要听家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