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政府表态
三年将投入150亿元
北京七项工程应对“幼升小”高峰
“政府应该做到未雨绸缪,不要等到两年后,小学入学难非常尖锐时再解决就晚了。”北京市副市长洪峰日前介绍,2010年入学人数达到13.3万人,到2015年当年,入学总数预计达到18万人。
洪峰表示,2008年出生的“奥运宝宝”们已经到了进入幼儿园的年龄,本市去年年底开始施行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缓解入园难的问题。但是两年后,“奥运宝宝”们将进入小学,入学难的问题亟待解决。“原本我们认为入学高峰将在两年后,但实际情况是,从去年开始入学难就已经出现。”洪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本市制定了中小学“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就是想把我们增加的教育经费集中起来办一些大事,能够比较好地未雨绸缪。”
据悉,从今年开始,本市将用三年时间投入不低于150亿元,通过七项专项工程解决入学高峰的问题。
专家观点
国外择校观
不适宜中国国情
教育学博士 朱家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出现了一个逆转:从限制择校到鼓励择校。
“就近入学”是世界各国在普及教育以后所采取的通行做法,是发达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各州均实行“划分学区、就近入学”的政策,受教育者一般只能在学区内到公共教育当局指定的公立学校就学。择校只限于少数富裕家庭选择私立学校。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作了重大调整,逐渐放松了对就近入学的限制,甚至推行鼓励择校的政策。
在美国,家长可以通过获悉各校所有学生的成绩报告卡,为其子女做出基于这些信息的学校选择。同时,推广教育券制度,即如果学校连续三年不能提高其学生的成绩,则家长有权用公共经费为其子女选择其他公立或私立学校。
与美国一样,英国也广泛推行择校政策。教育被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家庭是市场的消费者,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质量为子女选择学校就读。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在尝试推行择校政策。就连限制择校最坚决的以色列,对学区划分规定的执行也越来越松弛了,这导致以色列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竞争:一是学生家长之间为给子女选择最好的学校而进行的竞争;二是各学校之间为吸引好学生而进行的竞争。
国外择校政策的实际效果,目前还缺乏明确的结论。但就我国而言,应审慎对待择校制,至少在近若干年内还是应该坚持就近入学政策。
因为:第一,推行择校制,有可能加剧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我国同一地区公立学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不具备平等的竞争起点,如果推行择校制,更容易造成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对西方国家可能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对我国则未必奏效,甚至是不公平的。
第二,近年来的教育实践表明,我国目前还不具备推行择校制的条件。即便是同一区域的学校之间差距不大,推行择校制——走教育市场化之路,也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否则“容易使学生成为教育公司谋求利润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