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B
小留学生,
身处文化“夹缝”
1999年以来掀起的这一轮留学热,一个显著趋势就是低龄化。过早出国,会不会造成这一代留学生的文化迷茫,使他们成为“无根的一代”?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记者在广州某留学培训机构遇到了多位出国数年又回国参加培训的“小留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或者初中毕业后就被送到海外接受高中教育,可在国外却没能通过当地的“高考”,只好又回国参加培训,希望能通过SAT或者“雅思”考试。
阿祥的父亲是广州某企业高管,他15岁时就被父母送到新西兰的私立学校读书,四年过去,他却考不上新西兰的大学。他的英文一开腔便听出很浓重的中国口音,很难想象他在国外上过四年学。培训机构的老师对他英文单词词汇量的评估在2000个左右,与国内高中生水平相当,却还不足以在中国高考的英语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他的英文的学术类阅读、语法、写作,基本都难以过关,与此同时,他的中文也只停留在初中水平甚至有所倒退,除了中文口语比较流利,其中文阅读和写作都力不从心,据说基本上无法用中文写一封完整的家书或者电子邮件。英文没学好,中文也丢了,即使在一个月以后就要参加“雅思”考试了,他依然在课间津津有味地用iPad打游戏,一点也不着急。
阿MAY则是另一个典型。她来自珠三角某城镇,小学毕业即被送到新加坡接受中学教育。六年后的阿MAY,在英文写作上经常犯低级语法错误,有老师分析,这是因为新加坡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完英文语法,而中国则在中学阶段才学。阿MAY的“错位学习”使得她错失学习语法的机会。她承认自己在国外基本上还是在华人圈子里打转。中英文皆不出色的事实,令她对两种文化都没有很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持续了十年的低龄留学生潮,使得有一批“90后”留学生处于中西文化的“夹缝层”。他们在异国难以立足,在祖国却又显示出诸多不适应。
如网上走红的求职“海归”刘俐俐,有学者称其不是个案,只是在电视节目上被放大了而已。刘俐俐在十几岁时出国接受西方教育,几年后又回来“深造”,但无法通过高考。因为出国太早,使她原有的文化根基不牢固,成长欠缺连贯性。
很多留学专家认为,关于什么时候出国这个问题,其实因人而异。我国近代史上的“留美幼童”,平均年龄只有12岁,但出了不少人才甚至大师,而当代的杨致远、李开复等人也是小留学生。他们的成功说明成才与否与何时出国留学并没有直接联系。不过,就目前许多活生生的教训来看,至少以下几种情况不宜低龄出国,一是家庭经济条件不理想,债台高筑供孩子出国完全没有必要;二是孩子在国内“教不好”,寄望出国能“教好”也并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