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 失望 重拾希望 求职要经历几道波浪线?

2012年01月17日14:2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求职 男朋友 男生 学生 笔试 招聘会 北京师范大学 宣讲会 研究生

“他去哪我去哪”

相对于初冰,沙沙的经历则要丰满与复杂一些,本科毕业之后她没有直接考研,而是在一个旅游城市做了几年酒店客房营销。因此,在毕业求职这个问题上,她的选择也更实际。

“找工作你主要考虑什么呢?”“男朋友吧,他去哪我去哪。他实力比我强,跟着他我放心。而且之前他在北京,我在山东,现在得凑一块了啊。”沙沙的语气并没有太多的犹疑,但眉宇间却分明流露着一种无奈与不舍。

对于找工作的经历,她用了一个词:“折腾”。

男朋友快博士毕业了,起初定下来在南方的一个城市教书,她从十月起便也前往那座城市,开始了求职的“战役”。“投了很多简历,参加了一堆面试,有民营企业,外企,画报社,大学研究中心,原打算呆一个星期,结果呆了三个多星期。通过了一些面试,但也有一些当时感觉还可以,结果却没信儿了。”她皱了皱眉,“总之稀里糊涂的,既不知道为什么通过,也不知道为什么被淘汰。”

“遇到合适的工作了吗?”“有一个不错的机会,待遇很好。但男朋友有了更好的选择,所以我还是先不要找了。”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带着些许落寞。“等他定下来了我再定,现在我打算先写论文。”

“你觉得兴趣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重要么?”“兴趣有的时候不可靠,它太感性,但我们的抉择往往需要理性。”她的回答恰恰反应了现在毕业生求职的取向重点,那就是会更多地考虑一些现实的问题,“如果有一份喜欢的工作,但待遇不理想,或者编制不能解决,这些都将成为阻碍。”

“对未来感觉怎么样?”“充满期待吧。不一定去哪个城市呢。我把很多面试都推到今年二三月份了。”

“我的状态就是一道波浪线”

这个戴黑框眼镜的小伙子叫张超,一开口便是纯正的东北腔:“我大连的!”

“最近比较淡定。之前基本上什么阶段都经历过了。”说这句话时他的神情很淡定。

“9月17日我参加了人生的第一场宣讲会”,他向记者娓娓道起了自己的经历:“在清华,那天去晚了,还迷路了,结果到了之后人山人海,根本进不去。”后来,他就站在窗外,听完了人生第一场宣讲会。而对于就此敞开的求职生涯,他的评价是:“状态就是一道波浪线。九月份充满期望,到了十月简历投了一堆,但回复很少,有些失望,这是第一个小低谷。”叙述的时候,他的语气带着些许调侃。“十月末,终于有了一些通知,我开始重拾希望,笔(试)了几场,面(试)了几场,状态很好。”

波浪线的高峰之后便是低谷,十一月初,他出现了第一个疲惫期:“等面试的过程很焦虑,面完之后又很失落。”但这个疲惫期并没有持续太久,十一月中旬,他迎来了第二个小高潮,收到了包括央视、南航在内的一些单位的面试通知。

“找工作时,男生优势其实还是挺明显的。”关于个人的期待,他说:“我不喜欢重复,所以不想当老师,打算在金融领域发展。我没有回家的强烈愿望,会以事业发展为主。现在找工作主攻一线城市,二线除了大连不考虑。”看得出,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男生对未来已经有了较为明晰的规划。

“接下来打算做什么呢?”“放假之前还有几场笔试,要看看书。我觉得自己的知识还有很多局限。”张超说。

结束谈话时,已是夜里十点多。分开时,他们灿烂的笑靥被映衬在茫茫的夜色里,格外明亮。

(本报通讯员 章 旭 本报记者朱振国)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