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游走在"会考""高考"之间

2012年01月06日16:5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会考 高考录取制度 高考总分 高考改革 高中会考 新课改 高考分数 高考成绩 高校招生录取

2011年9月24日,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英语听力、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三项考试。骆善新摄

2011年5月18日,山西省临汾市第三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在减压游戏后露出轻松的笑容。闫锐鹏摄

从2008年至今,随着一些省份相继开始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运而生,自此,推行十几年的“高中会考”制度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被赋予不同的解释和定位。有人称其为“高中会考”的“升级版”,有人将其比作美国SAT考试的中国版,还有人因其“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之一”的功能定位而称其为“小高考”。

向“翻版会考”说“不”,也向“小高考”说“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路,才刚刚开始。

从“高中会考”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过程蕴涵了丰富的内容:有“高中会考”渐为“鸡肋”的无奈,有教育部探索打破“一考定终身”,将高中综合表现纳入高校录取环节的决心,更有借鉴国际经验,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测量整体水平的努力。

但是,如何避免成为“会考”翻版,同时避免成为“小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还有很多需要探索之处。

1.

几多尴尬——

“会考”渐渐沦为“鸡肋”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身上有着“高中会考”的印记,避免走“会考”的老路,需要从“会考”制度实行之初说起。

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教委推出了一项普通高中考试的重大改革——毕业会考制度。

之所以推出这样的制度,是因为当时一系列令人忧虑的现象:许多学校为追求高考升学率, 改变教学计划,增减课时,高考不考科目和内容不教也不学,造成文不学理、理不学文的严重偏科现象。理、化、生实验课不按教学大纲开课或根本不做实验,劳动技术课形同虚设。每年大量考不上大学的考生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走上了社会,这些学生基础差,知识结构残缺,心理不健全,缺乏适应社会基本能力。

面对这样的事实,原国家教委认为普通高中必须进行总体改革,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提出“要建立一套能够体现教育方针的、科学的考核高中毕业生资格的办法。”于是,高中会考制度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推出了。

遗憾的是,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尽管会考制度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还是由于“无关”高考及其他一些原因,渐渐沦为“鸡肋”考试,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如何避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重复“会考”的尴尬?从制度上又应进行怎样的革新呢?

记者调查得知,尽管各地区学业水平考试才刚刚开始探索,但是,还是能明显看出较之“会考”的多方面提升:在宗旨上,“会考”是旨在保障落实教学计划,防止学生偏科。而“学业水平考试”是建立全面多元的综合评价制度;在性质上,“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毕业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则提升为国家级考试;在内容上,“会考”是考核必修课内容,而“学业水平考试”既考核必修课内容又考核选修课内容;在成绩运用上,“会考”与高考选拔考试具有不同性质,不与高考挂钩。而“学业水平考试”是可信可用,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体系,其结果要在高校录取过程中有效使用。

有专家指出,“教育部在新课改形势下适时推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不仅是建立高中综合评价体系的需要,也实现了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平稳过渡。”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