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干部为何惹起大争论?不淡定的是成人?

2011年12月29日11:3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班干部 小学一年级 小学老师 干部 学生事务 小学生 教育社会学 同学

班干部制度利与弊

秋秋的小脑袋里还没有“干部”和“管”别人的概念。在她看来,班干部一定要乐于助人和成绩优秀。但她犹豫再三后,秋秋最终放弃了“成绩优秀”的必备条件,选择了乐于助人。秋秋认为如果自己当了班干部,可以帮助更多的同学,同时受到更多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其实,这也是大部分学生的想法。在问卷调查中,想通过当班干部来“锻炼自己能力”的同学人数最多,共占41%。另外有19%的同学表示,当班干部不仅是父母的期望,同时也能让老师更加喜欢自己。

程老师是一名有着25年教龄的小学老师,她眼中的班干部、少先队干部要有能力、有公心、肯奉献。班干部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让独生子女有集体意识。因为少先队干部每学年改选一次,角色的改变也能让学生们学会换位思考,主动为他人着想。

当然,理性分析,班干部制度的确存在利弊两面。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魏曼华的研究方向是教育社会学,她认为,从教育学、社会学的角度看,现行的中小学班干部制度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国中小学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精力不足,班干部能够帮助老师管理、处理班级和学生事务。同时,班干部制度也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一种制度。特别是对于担任班干部工作的学生而言,可以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和培养诸如沟通、交流、理解、同情、管理以及领导能力。

但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的确也有负面性。“尽管有些抨击较为片面、极端,但确在某种意义上指出了班干部制度的弊端所在。”魏曼华说,“班干部替代教师行使一部分管理职责,但是,怎样正确地行使权力?对班干部的工作如何监督?等等,对于这些,学校和教师还缺乏相应的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了解班级情况,班干部“打小报告”、“告密”就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这并不是说孩子们存有恶意或者品行不端,而是年纪越小,越不能判断怎样的事情应该告诉老师,怎样的事情只是同学之间的小秘密。一般情况下,打小报告的事情多发生在小学阶段,而大学中的学生干部就能比较合理地处理自己与同学、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