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一年捐款四千 为了表扬,还是攀比? 图

2011年09月07日16:0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小学生 家长 引导方式 学校组织 助学 教育孩子

个别老师引导方式有误

对于孩子们捐款,家长中不少人持保留意见。

网友“破天左手”说:“捐款是一件很好的事,孩子自己省下来的零花钱,如果捐给灾区,我坚决支持。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家长掏钱,孩子捐款。如果是这样,我坚决反对,这明显违背了捐款及教育孩子的初衷。”

那么,学校又是怎么看的呢?

宁波海曙区某学校的周老师说,每次组织捐款,老师都不会规定捐款数额,而是让孩子量力而行:“虽然以前会公布学生捐款的数额,但现在学校不会了,更不会强迫学生捐款,原则上,捐款的数额不受限制。”

另外一位胡老师也说,学生捐款不应过多,老师更应正面引导。

宁波江东区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教育部门和学校都不会规定捐款的数额,可能个别老师在捐款引导方式上出了错误,才会造成学生对捐款产生了错误认知。“一些老师不经意间透露了学生捐款的额度,表扬了最高捐款者,原本只是一句表扬,却让学生认为只有多捐才能获得老师重视,这样下次捐款时,有些学生为了得到一句表扬,就会捐很多。” 孩子不懂事,老师千万要有分寸

“孩子不懂事,但作为大人的老师懂。”昨天,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刘华说。

刘华看来,组织学生捐款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爱心,“无论是什么捐款,学校都不应该大搞,更不应该张贴红榜公布,助长无形的攀比之风。而且,捐或者不捐、捐多捐少,都应以孩子、家长自愿为前提”。

刘华告诉记者,小学生的人格还在成长期,容易受到社会的引导。老师如果暗示捐款多就受表扬,就容易造成孩子间的相互攀比,“没有经济来源的小学生只能向家长伸手,这对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事实上就形成了一种压力。这样的捐款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害”。(通讯员马强 记者 倪王镇)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