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抢手”与大学生“过剩”

2011年03月04日10:4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大学生 农民工 抢手 月光 剩余 大学毕业生 大学教育 毕业生招聘会 大众教育 结构性失衡

大学生不如农民工?

据2月中下旬东莞毕业生招聘会统计信息,春节以来,普工、技工的薪酬水平已悄然迫近甚至赶超了大专院校的毕业生。面对“用工荒”,不少单位给农民工开出待遇高于大学生,成都人才市场专门开展的现场调查结果显示,45%的大学生求职者认为这很正常。

一边是农民工薪酬上涨、工作不愁,另一边是大学生薪酬“月光”、工作难找。一升一降之间折射出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也带来了许多疑问:有大学生问,寒窗苦读花费近十万上个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薪酬又低,读书值吗?又有人问,农民工收入比大学生还高,这合理吗?

就大学生而言,大学教育高成本低回报,显然是不正常的。但大学应届生收入上不去,与个人阅历尚浅、工作经验不足有关,长远来看,大学生自身较强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未来拥有比农民工更大的成长空间。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确需要降低期望值,从基层干起。当然,好的工作机会不是没有,而是在激增的毕业人数面前显得少了。

笔者认为,在一定时期、一定行业,农民工收入高过应届毕业生是合理的,因为无论从法律制度层面还是市场经济规律来讲,都没有体力劳动者收入应该低于脑力劳动者的说法。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直接和市场需求挂钩。在一些人力资源不足的发达国家,干体力活的“蓝领阶层”收入并不低,有的甚至超过白领,拥有很好的保障待遇。与此相比较,中国的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层面还存在明显差距,他们的发展空间还很有限,在城市的“高门槛”面前,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得不回归农村。

所以,时下农民工抢手而大学生过剩的现象,说到底还是供求问题。这些变化的出现,暴露出大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积极探讨研究,毕竟,某一类劳动人群的过于“稀缺”和过度“剩余”,都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既需要大量有技能的蓝领工人来支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也需要大量有创造力、能创新的白领人才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总的来说,就是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让广大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各有所值,各尽所能。(马致平)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