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不该将明天赌在虚无缥缈的“毕业生薪水排行榜”上
中国青年报:去年10月,您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时说:“我稍作分析,成绩顶尖而愿意选择北大中文系的,大都是大城市的孩子(如北京、上海)。一是视野比较开阔,二是家庭相对富裕,故更多地考虑个人兴趣而不是就业前景。”对出身于农村或中小城市、家境一般却又对中文专业抱有一定兴趣的孩子,您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
陈平原:你引的这段话,是对现象的描述,而非理想设计。难道只有“富二代”才适合学“高雅而无用”的“文学”?当然不是。这牵涉到过去20年中国人对“上大学”的误解——直接将“求学”与“致富”挂钩。你要是问我:孩子跟你念文学,毕业后能不能拿高薪?我肯定不敢打包票。明知这不是上大学的本意,可对于穷怕了的中国人,你还能说什么呢?现在,这个阶段基本过去了,实现了“温饱”的家长们,逐渐明白大学不是职业介绍所,不该将孩子的明天赌在那些虚无缥缈的“毕业生薪水排行榜”上,而应更多考虑孩子的志趣与才华。要说学文学,小地方来的,生活感受真切,更容易体贴民生疾苦,与经典作家进行精神对话。
中国青年报:您在百年系庆时还谈到,中文等人文学科正在“触底反弹”。您作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触底反弹”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陈平原: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的庆典结束后,许多报道以我这句话作标题。学校提醒,若引起较大争议,我有责任出面澄清。可在接下来召开的全国重点大学中文系主任会议上,大家一致认同我的说法,可见,并非北大一家特殊。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就一直在观察当代中国人文科的走向,从风云突变到危机四伏,到一地鸡毛,再到逐渐复苏,就这样跌跌撞撞地走过了20年。到了2010年,依我的观察:“在中国,‘人文学’(包括中文系)最低潮的时刻已经过去,若调整适当,是应该‘贞下起元’了。”这体现在整个社会氛围,也落实在高考招生。今年2月17日《文汇报》上刊登《中文专业,触底反弹》,以相当大篇幅介绍复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上海大学等大学中文系如何“走势看好”,而理工科类高校如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也“都在着力做大做强中文系建设”。似乎此说已被公众接纳。可我必须提醒:说“反弹”,那是因此前有过惊心动魄的“滑落”,否则怎么会有“谷底”呢;而且,即便是十分有力的“反弹”,要想“重铸辉煌”,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