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若是志向远大,当选择基础性学科,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性
中国青年报:社会上有两种很流行的看法,一种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另一种认为中文系“百无一用”,没有专长。这是否是一种误解?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说法?
陈平原:中文系的专业训练,对有创作才华的文学青年来说,会是很好的提升。但考虑到我们培养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作家只是其中之一,不该刻意强调。至于有无“专长”,就看你对“专长”一词的理解。如果是指实用性的技能,那确实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按过去的说法,这叫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的差异。中文等基础性学科,讲究“厚积薄发”,不能拿来就用,但因其“扎实的基础和全面的素质”,可以走得比较远。
大学的专业设置,各有其宗旨与目标,听起来特别切合当下需求的,往往是“短平快”——有用,但也就到此为止。若是志向远大,当选择基础性学科,因知识深厚、课程广博、探索精微,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性;但就求职而言,学门现成的手艺也很不错。这就看你的志趣和能力。前者学不好则“一事无成”,后者的陷阱是过早地定型,捆绑住自家手脚,若有才华,难得施展。
中国青年报:您曾经谈到过,包括中文在内的人文学科经历过一个转型的过程,曾经占据舞台中央的人文学科被社会科学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志于进入中文系就读的年轻人应当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习?
陈平原:所谓“占据舞台中心”,指的是比较能吸引公众目光,如此而已,不含价值评判。上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兴起后,人文学科就不如社会科学吃香了。体现在大学招生中,以文科考生为例,上世纪80年代首选“中文”,如今则首选“经管”。变化的原因,不是知识类型,也不是师资水平,而是毕业生的薪水。在欧美也是如此,学医学法学金融,毕业后的收入,都比学文学史学哲学的高。这是整个社会需求及工作性质决定的,没什么好抱怨。关键是个人志趣。切忌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因那不见得适合你的性格与才情,而且,今天热门明天冷门,不是你能预料的。北大允许在校生转专业(通过一定的考试),每年都有从“热门专业”转入中文系的,这比例远远超过从中文系转出去的。我怀疑,很多考生当初选专业时,为虚名所累,不太考虑自己的能力及趣味。假如你真对中国的语言、文学及文献感兴趣,请以坦然的心态,报考各大学中文系。若无可无不可,那就随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