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率“注水”内幕 被指存在金钱“交易”

2010年10月25日16:2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分部 学校 高校内部 高校毕业生 就业协议书 王某 招生指标 注水 就业指导 交易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本报“教育时代”10月18日发表了《注水严重 高校就业率忽悠了谁》一文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广大读者的极大关注。遂及,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惊爆,在很多人看来,高校给就业率“注水”,主要是学校应付有关部门考核、维护学校声誉以及下一学年多要些招生指标,而事实上,在“注水”的过程中,高校和一些机构之间存在着不为人知的金钱“交易”。

大学生如此“被就业”

据该人士透露,在很多高校内部或校外附近,都设有所谓的“某某人才高校分部”,从表面看来,这些机构是高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而设立的,但这些机构往往是借就业指导之名,行就业率“注水”之实。

该人士向记者举了个简单的例子:王某是一大学2010年毕业的本科生,在离校前学校会发给他一份《就业协议书》,并告诉他放暑假前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否则学校不给发放毕业证,或者直接把档案打回原籍,不能在西安落户口。

但是王某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没有找到工作单位,无法签订就业协议,这个时候辅导员(或学校就业指导处)会告诉他,学校里有某某人才交流中心的分部,或者是校园招聘会现场里有分部在做就业指导咨询,去那里就能办理签订就业协议的事项。王某拿着空白《就业协议书》交给了该“分部”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替王某在协议书上盖上西安一家公司的公章和这个分部的公章以及学校的公章,然后,学校拿着协议书上交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不久王某会从学校顺利的拿到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明,并通过这个“分部”顺利办理档案存放和落户。“注水”的就业率就是这样统计和制造出来的。

暗流涌动的利益链

该人士告诉记者,盖章不是免费的,王某需向“某某人才高校分部”缴纳一年的档案费180元,而开给小王的“发票”不过是一张收款收据而已,有的甚至没有任何票据。这些费用最终流到什么地方了呢?

当然,辅导员的“好心”提醒也不是免费的,因为“分部”要在180元中给辅导员一定的提成,但作为学校确实没收学生的一分钱,学生根本无法投诉。当然,也不是所有“分部”都能进入高校抢占就业指导的席位,一是要有一定的关系,二是要给学校某部门工作人员足够的提成。据了解,今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有26.5万人,这是多大的一个利益链呀。

该人士介绍说,收取毕业生空白就业协议书的方法有很多,有时候在开班会的时候老师会告诉学生,愿意落西安户口的外地学生找不到签约单位的,可以把协议书交给班长收齐后统一办理。再或者拿着空白协议书去人才市场也能办。

学校的就业率就这样上去了,学校的领导也很高兴,同时一些人的钱包也鼓了起来。(记者 许江锋)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