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成绩不理想,开始自暴自弃
进入大学后,曾世杰一度学习非常刻苦。
在同班同学吴亮(化名)的印象里,“大一上学期的曾世杰是那个每节英语课都坐在最前排右侧的男生,是那个每门考试的答疑课上都积极向老师提问的男生,是那个经常和他在寝室里讨论数学题的男生”。
“他还特别好强:不仅在学习上认真努力,即使是去打篮球,所在的队伍比分落后了,曾世杰也会非常心急地要追回差距。”
室友白伟(化名)说,曾世杰给自己的定位很高,目标是拿奖学金。小学、中学时期,他一直是学习尖子。高考时他还是学校应届生中的第一名。
没想到,付出艰辛努力的曾世杰,期末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很多科目只有六七十分。同学们认为“考了就能过”的军事理论,他竟然挂科了。
那个学期,曾世杰失去了评优、拿奖学金的资格。
这对曾世杰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室友崔军(化名)用“愤怒”来形容曾世杰当时的心情。崔军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俩同时选修了武术课,曾世杰比他刻苦多了,还专门从网上下载了太极拳视频,晚上在宿舍边看边练习。结果,考试成绩曾世杰比崔军还低了10分。
得知成绩后,曾世杰当着崔军的面,愤怒地质问:怎么你的分数比我还高!
三个室友都认为,大一上学期考试失利,是曾世杰大学生活的转折点。
大一下学期开始,曾世杰很少出现在课堂里,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上网、打游戏上面,性格也变得更加敏感了。大二上学期,曾世杰一节课也没上,连期末考试都没有参加,早早地回家去了。辅导员给他打电话,他也不接。
有同学试图挽救曾世杰,希望他不要堕落下去。班干部吴亮曾在曾世杰的QQ里留言激励他振作。但第二天,吴亮收到了曾世杰的邮件。曾世杰在这封2009年10月28日晚上发出的邮件中写道:
我明白你说的事(是)什么意思,我也懂那些事情。
可是我又能做什么?我又能怎么办?有些事情你是不会懂的,不知道你是否能懂。有的人是懂了也无能为力,有的人是懂了却在逃避。而我懂了就只能等待了,或许会有个结果,或许没有结果,但我都会等下去,知道(直到)某天……
谢谢你的关心,我也明白这样下去将来肯定只能当个要饭的了,但我也无能为力,事实就是这样,现实是残酷的,可能你没有经历过,但我不会怪你。
你好好加油啊,继续努力,争取拿个国家奖学金!那也是我所梦想的,可惜没机会了。那样好的学习我也只能回味高中时光才能找得到了。
看了这封邮件后,吴亮打消了继续劝说曾世杰的念头,他看得出曾世杰心里依然希望“大有可为”,但是有一些他所不了解的“现实”给了曾世杰很大的压力。
“有时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曾世杰几乎彻底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至于外人根本无法发现他想杀人的迹象。
9月12日晚,曾世杰的辅导员宋轶在电话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尽管他多次主动找曾世杰谈心,但现在看来,曾世杰在谈话中有所保留。“他总是回答得很快,落实得不咋地。”
宋轶管着8个班的近400名学生,“很难做到像高中老师那样,对学生关心得那么仔细”。他解释:“因为是自由选课,很难查到一个学生‘逃考’。没有参加考试可能是学生没选这门课。只有等成绩出来后才能发现。”
曾世杰的逃课、打同学、不参加考试等行为,学校以批评教育为主,没有给予严厉处分。宋轶说,对于曾世杰这样的同学,越处分,他受到的打击越大。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曾世杰的QQ空间看到了他最后几天留下的只言片语。崔军认为,这些留言也许能看出在出事前几天,曾世杰内心是痛苦的。
2010-03-22 14:36:19 曾经——总乐于看别人的杯具;现在——总被别人看成是杯具;
2010-03-23 11:33:58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抑或是追求什么——困惑;
2010-03-25 10:39:23 完成到这里,一切都已成过去;
2010-03-26 15:34:21 人性本善,我也不想成为一个被人唾弃的人,但现实却给我了一记沉重的耳光;
2010-03-28 23:35:15 彻底完蛋,已经没后路可退了。
遗憾的是,没有人发现这些异常并引起警惕,从而错过了避免一起校园悲剧的机会。
宋轶至今感到压力很大,他没有发现曾世杰有杀人倾向,就连和曾世杰朝夕相处的同学也浑然不知。宋轶说:“如果我早发现他的杀人动向,我肯定上报学校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西部高校中,因为经济贫困而导致精神贫困的案例不少。”案发后,宋轶反思过自己的工作,但如何防止曾世杰这样的校园“心理炸弹”爆炸,宋轶仍然觉得“有一定的困难,只有以后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些”。
案发后,四川大学迅速启动了相关工作,排查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监控。今秋开学不久,四川大学学生工作部又在校园里贴出海报,提醒同学们“有时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能在大学里相遇是我们的缘分”。校方呼吁,大家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珍惜美好青春。(本报记者王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