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天津考区某考场,考生正在紧张地答题。姜宝成摄
专题:考研资讯大全
1月20日,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基本结束,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称,今年全国共有120万人报考研究生,比去年减少8.2万人,首次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下降。
持续多年的考研热因何出现了“拐点”?降温的背后,我国研究生教育应该如何改进?
学历与就业率“倒挂”
就业优势丧失是降温主因
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一些高校开始少量招收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近10年时间里,考研成为许多莘莘学子的选择。拥有一张硕士文凭,相对本科毕业就加入求职行列的学生来说,在招聘中能增加更多的筹码,求职也更为顺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1年我国开始研究生扩招,每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均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国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150万,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
“降温的迹象出现在2007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07年,全国报考研究生人数为128.2万,仅比2006年增加了7000人。在北京等研究生教育大区,当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开始下降。
“研究生就业市场行情看跌是主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助理文学国教授分析说,过去,人们有一个普遍的观念,认为大学毕业后不好就业,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前景一定看好,导致大学生们对考研趋之若鹜。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是,近年来的就业率统计却显示,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正在丧失。在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中职生的就业率超过本科生,本科生的就业率超过研究生。
文学国认为,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社会里,职业学校毕业生、大学生、研究生在就业市场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目前,我国出现了大学生、研究生就业难,而许多企业高薪寻求高级技工,却是“一工难求”,这就说明,不同教育之间的结构比例存在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生报考人数下降,正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表现。”
考研不是出于科研兴趣
培养质量下降是内因
如果说就业环境的变化是研究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那么,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则是内在原因。
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崔刚认为,“研究生数量增加了,而师资的水平和数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或者增加。许多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过多,一个人同时指导几十名研究生的情况并不罕见,在此情况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可想而知。”
文学国表示,“目前,相应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导师疏于指导,学校出口把关不严,一些研究生就业后的表现与其文凭不太相称,使一些人对研究生们是否有真才实学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人指出,现在的博士的水平相当于过去硕士的水平,硕士的水平相当于过去本科生的水平。”
也有专家指出,现在一些学生考研,不是出于科研兴趣,而纯粹是为了找个好工作,留在大城市。这部分研究生抱着“混学历”的心态,终日忙于实习、培训、考级、考公务员、挣钱等,学习时间没有保证,两到三年下来,收获极少。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推进培养机制改革
专家认为,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实际上,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表示,复旦大学已在医学院试行以申请审核制招收博士生,取消考试。北大校长许智宏也透露,从2004年起,北大就开始改革博士生选拔录取方式,逐步由以考试成绩为基础的应试机制,向以素质能力为基础的申请与考核机制过渡。
除了入学考试,研究生培养的其他一些改革问题同样受到关注。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许钧认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追求整齐划一,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缺少多样化的发展目标。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陈花玲建议,应在专业设置上赋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和弹性,以利于培养跨学科人才。武汉大学周叶中教授建议调整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他认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不仅需要学术型人才,还需要高校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倪光辉 原小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