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思中国年会发布的全球雅思考试榜显示,2006年全球雅思均分6.06分,中国考生雅思均分为5.53分,全球排名倒数第二,低于日本和韩国,仅在阿联酋之前。这条消息令无数清高的中国学子不解:“统计错了吧?”而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被称为“中国雅思之父”的胡敏,12月5日,在北京接受本报专访时说,他有更权威的数字能证明这个“倒数”是确实的。
《中国青年报》:雅思中国年会发布的考试榜还列出了中国雅思考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平均分分别为5.47、5.39、5.80、5.23。阅读还好,但是写作、口语相当弱。中国学生“会考试”的优点国际公认,为什么会在雅思考试上落伍?
胡敏:英国文化委员会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雅思考生在写作和口语单项考试中近几年来的分数都是全球最低的。麦肯锡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不到10%的大学生具备英语沟通能力。
中国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掌握还可以,但是交际能力,也就是语言的运用很弱。雅思与其他英语考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并重的。现在,英语学习进入“新革命”时代,人们已经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开始转变为重视英语的应用。中国学生只有意识到这一点,转变观念,顺应这个潮流,成绩才会好起来。
《中国青年报》:这个“倒数”确实证明中国学生英语差?
胡敏:差!学了不会用,说白了就是差!
《中国青年报》:2004年,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对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在校生进行的一个调查显示,19%的学生“几乎全部”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56%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大学生这样花如此大的代价学英语吧?
胡敏: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我看到的是日本、韩国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精力并不比我们少啊。我到日本考察过,东京、大阪等地英语培训班非常火,只不过大多是口语班,东京各大书店英语口语培训类书籍也远远多于英语考试书。国内正好相反,中国学生大多还在埋头做题。
《中国青年报》:现在国内呼吁重视语言运用的文章铺天盖地,我相信目前的中国学生观念其实也转变了,也意识到了口语的重要,但为什么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胡敏:但是中国学生付诸行动的不多啊!我们的文化奉行“沉默是金”,推崇含蓄,不鼓励人们张扬和表达,许多学生学了英语却不习惯说,国内英语教学也侧重应试,好比你,学了英语,但你不用,不就等于废掉了?
《中国青年报》:历年来的托福考试都是日本给亚洲各国垫底,雅思考试却是中国垫底,您怎么看?
胡敏:老的托福考试都是以语言知识为考查内容,这是习惯了应试考试的中国学生的强项,而新托福和雅思是以英语交际能力为导向。日本人英语发音很烂,但他们敢说出来。中国英语学习者绝大部分人不够自信,很多学生面对老外就打哆嗦,不敢去对话,长期积累的自卑心理也让他们不敢去试一试。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英语热”是全球现象,还是中国独有?
胡敏:肯定是全球现象,“英语热”不是中国独有。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交流工具,比世界语(Esperanto)更有生命力,英语更应该被称为国际语言。全球学英语的国家很多,区别在于中国学生更多是为了挣分数,是功利性的,而日、韩等国的学生是在挣交际能力,日本每年几百万人去考托业(TOEIC,国际交流英语测评),并且他们都坚持每两年一考。
“英语热”不是坏事,但是我不主张“全民学英语”。普通百姓见了老外只要会说“你好”、“欢迎来中国”、“再见”等简单的用语表示一下友好就可以了,没必要让大妈大婶们也都去上课。我还想说一点,目前全球正在掀起“汉语热“,我们年轻人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也要固守自己的语言与文化,不要忘了加强汉语的修养。
《中国青年报》:什么样的人在国际上真正具备竞争力?他们都是英语高手吗?
胡敏:英语不是决定性的。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取决于三个因素,首先是人品,会不会做人;其次是否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会不会做事;第三是沟通能力,这不仅指语言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现在很多年轻人整天对着互联网,缺乏交际能力。当然了,英语高手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更具备国际竞争力。20年前的广交会上英语翻译很抢手,你现在去看,许多高级经理人都已能熟练使用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