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2013年03月04日16:0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海洋卫星遥感技术 海洋一号 海洋文化 海洋倾废 反渗透法 科学发展观 深部过程 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综合管理 海洋意识

编者的话:

近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实施。

《规划》立足于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新形势,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宏伟目标,对新时期海洋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深入的部署,这对于科学发展海洋事业,不断提高海洋开发、控制与综合管理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权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海洋报》自今日起将全文连载《规划》,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敬请读者关注。

解读

《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继2008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纲要》实施期满后,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事业各领域科学发展的全面部署和总体规划。《规划》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是国家发改委的有力指导、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的硕果,凝聚着海洋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心血和期望。《规划》的颁布实施,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对于全面发展海洋事业,不断提高海洋开发、控制与综合管理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权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我国在海洋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开放型经济的形成与深化,海洋作为国际贸易与合作交流的纽带作用日益显现,在提供资源保障和拓展发展空间方面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十二五”期间,海洋事业发展正处于提升和拓展的关键机遇期。

从国内来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海洋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这充分说明海洋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在拓展战略发展空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二是各部门、各沿海地方政府对海洋事业发展更加关注。很多部门都在把自身职责同海洋事业相结合,寻找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沿海省市在科学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更加迫切需要海洋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服务。三是社会公众的海洋意识越来越强。海洋维权、载人深潜、极地科考等海洋话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激发了广大公众的爱国热情。同时,对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环境保护等的关注度日趋增加。中央领导的重视,地方政府的关注,社会公众的热情对如何更好更快地促进海洋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国际来看,海洋在沿海国家发展与安全战略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许多国家已将公海和极地视为战略新疆域和未来发展的空间,正在紧锣密鼓地争夺新的权益或谋划建立新的规则。同时,国际海洋事务的变化也提供了新的合作和发展机遇。联合国倡导的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海洋行政管理以及增强可持续利用海洋的能力,已成为当代海洋发展的主要内容。

在不断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海洋事业还面临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管理难度加大,海洋宏观战略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二是用海矛盾突出,海洋综合管理和服务的理念、方法与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三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任务艰巨,支撑海洋事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进一步加强;四是海洋权益斗争激烈,维护海洋主权和深化国际合作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充分认识《规划》的重大意义,努力推动海洋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前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陆岸线长1.8万公里,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900多个,内水和领海面积38万平方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此外,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的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和1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在南北极建立了长城、中山、昆仑、黄河科学考察站。

作为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我国在海洋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开放型经济的形成与深化,海洋作为国际贸易与合作交流的纽带作用日益显现,在提供资源保障和拓展发展空间方面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十二五”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着力提升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统筹海洋事业全面发展,是保障国家“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规划以2008年国务院批复实施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为基础,结合面临的新形势,对新时期海洋事业发展做了全面深入的部署。本规划所指海洋事业,涵盖海洋资源、环境、生态、经济、权益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规划期至2015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一五”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面临严峻形势和诸多挑战。必须以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审视海洋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海洋事业发展的新特征,继续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化解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开创海洋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节 成就回顾

“十一五”时期,全民海洋意识显著增强,海洋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海洋发展战略逐渐明晰。海洋国际合作深入推进,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了我国管辖海域的定期巡航执法。海洋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具有标志性的深海勘探等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国际海域资源环境与科学调查广泛展开。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重点海域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逐步实施,海洋保护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海洋公益服务和防灾减灾的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海域、海岛、海上交通、海洋渔业和海上治安管理取得积极成效,海洋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是我国海洋事业加快调整、拓展和提升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海洋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出了重要部署。海洋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严峻挑战。一是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临海产业的加速集聚,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任务更加艰巨,亟待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布局优化的指导与调节,切实提高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资源环境监管等方面的能力;二是面对世界海洋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迫切要求,亟待改善海洋自主核心技术缺乏、成果转化率低、科技高端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切实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力度;三是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海洋事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亟待完善海洋综合协调机制,切实提高维护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安全、快速处置海洋突发事件和参与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积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立足发展基础,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十二五”时期海洋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推进我国海洋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支撑,坚持陆海统筹,科学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提高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为建设现代化海洋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陆海统筹。正确处理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协调陆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功能定位、重点任务和管理体制。

坚持全球视野。正确处理及时总结自身实践与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创新发展思路,主动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树立更加开放的现代海洋发展观。

坚持服务为本。正确处理海洋事业快速发展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关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提高海洋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的服务保障能力。

坚持持续发展。正确处理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规范海洋开发秩序,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努力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正确处理加快海洋事业发展与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切实提高科技对海洋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海洋事业发展的目标是:

——海洋综合管理能力稳步提高。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涉海法律法规和政策日益健全,海洋联合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海域、海岛、海洋环境、交通运输、渔业管理更为规范有力,海洋经济监测公报与评估制度有效执行,海洋综合管理调控手段明显加强。

——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重点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改善。海洋保护区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由2010年的1.1%提升到2015年的3%,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6%。

——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优化。海洋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提高,风暴潮灾害警报提前12小时发布,海啸灾害警报在海底地震发生后30分钟内发布。海洋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新建89个海洋观测站,建成3个大型海上综合观测平台,志愿船不低于400艘。海洋调查与测绘、海洋信息、海洋标准计量等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出海边防检查和海上治安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海上人命救助有效率稳步提升。

——海洋巡航执法能力不断强化。管辖海域维权巡航执法时空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应对海上侵权事件及其他违法行为的应急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参与维护国际重点海域和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保障能力得到强化。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海洋基础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海洋前瞻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能力显著增强。深海油气开发、深海资源勘探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取得实质性突破,海上风能工程装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率达到70%以上,对海岛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对沿海缺水地区新增工业供水量的贡献率达到15%以上。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海洋事业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55%,以重大海洋科技项目或工程为依托,培养100名左右具有国际水平的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军人才。

到2020年,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海洋开发布局全面优化,海域利用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陆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近海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扭转,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海洋经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显著增强,海洋综合管理体系趋于完善,海洋事务统筹协调、快速应对、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能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国际海域与极地科学考察活动不断拓展。全社会海洋意识普遍增强,海洋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安全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海洋强国战略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