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04月27日14:3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纲要 保税港区 科学发展观 生产性服务业 农村寄宿制学校 保税物流 物流加工区 排放交易 留守儿童 危化

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十二五”时期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着力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着力加快“五个重庆”建设,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着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市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突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扩大内需,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构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着力推动城乡、区域结构调整,促进协调发展。

———突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对区域的集聚辐射服务功能。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努力提升交通枢纽、金融、商贸、物流等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突出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把缩小贫富差距作为缩小三个差距的核心任务,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坚持“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两翼”提速发展,注重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发展问题,缩小区域差距。

———突出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更加注重通过改革的途径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制度和管理创新转变。

———突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树立全球视野,坚持在大开放格局中谋求跨越发展,创新和完善开放模式,走内陆开放之路。加大两江新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力度,构建国际贸易大通道,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全方位提升开放水平。

———突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绿色发展之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314”总体部署相衔接,综合考虑宏观环境和发展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新台阶,“五个重庆”、内陆开放、统筹城乡取得重大进展,民生改善成效显著;到2015年,在2010年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基本建成,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使重庆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西部增长极逐步形成。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12.5%左右,达到15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0元。建成西部地区现代产业高地,工业总产值超过25000亿元。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5%,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三大中心”基本建成。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教文化信息中心,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0亿元,物流成本大幅度降低,科教、文化、信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集地,对长江上游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三个差距”逐步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缩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的“圈翼”区域差距缩小到2:1左右,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个重庆”基本建成。“宜居重庆”,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繁荣和谐,成为西部最宜居城市之一。“畅通重庆”,铁路营运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新增近1000公里,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森林重庆”,森林覆盖率达到45%,城市绿地增量提质,林业综合效益明显。“平安重庆”,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投资者安全放心。“健康重庆”, 市民健康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资源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民生十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继续保持一半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实现更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有力,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人口素质全面提升。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格局初步形成,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更加完善,社会更趋和谐稳定。

———内陆开放高地建成。两江新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及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0亿美元、境外投资300亿美元,建成内陆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开放高地。

———综合改革重大突破。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户籍、住房、收入分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逐步建立起城乡人口和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适应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减少1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耕地保有量确保220.85万公顷。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在Ⅱ类。主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满足II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11天以上。  

备注:经济指标绝对数为当年价;【】为规划期累计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以国家下达数为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