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发布文件描绘审计路线图
一份由22条内容构成的“国字号”文件勾勒出了未来我国审计全覆盖的范围——凡是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都要审计;不仅有传统意义上对财政资金的审计,还有对中央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
今天,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清晰定位出审计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领域。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治理角度对未来审计工作做出总体部署。
在审计署副审计长孙宝厚看来,《意见》圈定了未来审计工作的重点:要通过审计资金流向,推进中央的政令畅通、监督重大决策的落实;要利用约束三公经费等手段,促进廉洁政府、简朴政府、法治政府的建立;要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的整改,促使问题少发生、不发生。《意见》的出台,使审计的重点更加明确了、职责更加清晰了、保障更有力了、地位也更高了。
从资金审计到政策审计
作为审计署的特约审计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教授注意到,在《意见》中,审计被赋予了“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在他看来,这个表述比以往审计聚焦在“公共资金的合规性使用”更进了一步。
“这意味着,审计不仅要查账,还要关注国家的重大决策是否在地方被较好地执行。”蔡洪滨说,“在学界,审计已经被认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解释说,政令畅通是提高国家治理的重要前提。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地方不执行中央政令的信息难以被发现。正是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有些地方在执行中央政令的时候习惯了“打折扣”,而审计对数据信息的挖掘可以解决中央和地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揭示出那些被打折执行的政令。审计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可以作为下一步中央决策的重要依据。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所长崔振龙则从资金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审计可以促进国家重大政策落实。他说,任何行为背后都有资金的流动,审计对资金的关注,可以揭示出地方财政资金的流向是否与中央的政令保持一致。
比如,中央强调调结构、惠民生,那么财政的资金就应该偏向医疗、教育、环保等民生领域,从被限制的落后产能的领域退出。如果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的财政资金还在大规模地进入限制领域,那么就说明,这个地方无视中央政令。
孙宝厚说,近年来,审计署已经尝试对一些中央政令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可以从审计署近年来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中找到多个这样的案例。
典型的例子是,审计署连续多年对全国保障房建设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审计揭示出一些地方由于在土地配置、资金支持等方面不力,导致保障房建设任务不能按期完成的问题。
孙宝厚告诉记者,《意见》要求审计部门要持续地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特别要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的部署、执行进度和实际效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
除了关注中央政策是否被有力执行外,蔡洪滨注意到,此次《意见》还强调,审计要发挥催化剂的作用推动改革。在他看来,这与近年来审计从制度层面揭示问题的特点是一脉相承的。
孙宝厚说,近年来,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报告有一个特点,总是提出一些屡审屡犯的问题背后存在的机制和体制问题。有的问题只能靠机制和体制改革来推进,事实上,国家层面也在推动一些制度层面的改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审计推动了很多改革“第一公里”的起步。同样,对体制机制问题的跟踪审计,也有利于发现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