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

2014年03月18日10:4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李克强

8.对外开放取得哪些新成绩?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出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引进来和走出去协调发展,沿海、内陆和沿边开放协同推进,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

着力稳定对外贸易增长,货物贸易跃居全球首位。针对进出口年初下行压力增大、年中一度出现负增长的严峻形势,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包括调整出口法检费用和目录、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改善融资服务、扩大信用保险支持、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多项政策措施。妥善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史上金额最大的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案,成功应对美国对华暖水虾反补贴案等一批贸易摩擦重大案件,为外贸企业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随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见效,以及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好转,我国对外贸易逐步止跌企稳,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1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在稳定增长速度的同时,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发展趋于协调,商品结构持续改善,企业主体更具活力。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快速发展,全年服务贸易总额53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4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

优化国内投资环境,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2013年,我们进一步取消和下放外商投资审批事项,取消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对外合作合同的审批,缩小需政府核准的外商投资项目范围,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维护外商合法权益,利用外资规模稳中有升。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1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规模连续22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着力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全年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达到52.3%,首次超过一半,一些高新技术制造业利用外资快速增长;中部、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分别增长8.8%和7%,均高于东部地区的4.7%。推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高发展水平,促进开发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升级3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促进当地经济集约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规范招商引资活动,着力解决境外招商引资中存在的“奢、滥、假”问题,取得明显成效。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合作快速发展。积极支持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9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8%,涵盖了租赁和商务服务、采矿、批发和零售、制造业、建筑业等诸多行业。一批大企业积极通过跨国并购方式加快海外布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成为迄今为止我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项目。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371亿美元,增长17.6%,新签合同额1716亿美元,增长9.6%。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5.3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0.3万人。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协同推进。面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亟待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海强陆弱、东快西慢的局面,积极采取措施,深化沿海开放,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在深化沿海开放方面,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与此同时,积极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建设科技研发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深圳前海现代服务业示范区、珠海横琴新区、广东南沙新区、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在扩大服务业开放方面先行先试。在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方面,畅通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加快发展特色外向型产业,支持内陆地区提高吸纳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能力,积极培育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推进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实施,加快重点口岸、边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沿边开放开发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发展面向周边市场的优势特色产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构想,这是我国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发挥沿线国家的比较优势、促进各国合作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共鸣,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李克强总理提出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倡议,这是我国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又一重要举措,相关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全面深化多双边合作,对外经贸关系取得新进展。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取得新突破,与冰岛和瑞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内地与香港和澳门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第十个补充协议,海峡两岸签署服务贸易协议,中韩自贸区进入实质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中澳自贸区谈判扎实推进,特别是李克强总理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倡议得到广泛认同。双边经贸合作得到加强,中美成功举行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24届商贸联委会,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中欧成功举行第四次经贸高层对话,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宣布启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积极推进;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深入开展,对外援助的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多边经贸合作取得新成果,我们与相关各方一道,推动达成多哈回合“早期收获”协议,为多哈回合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务实推进世贸组织《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谈判,宣布参加《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与美国、欧盟等世贸组织成员共同宣布启动环境产品谈判进程。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新成效,习近平主席先后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开展务实合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和倡议,得到各国普遍接受和欢迎。(宋立洪)

9.我国粮食生产是如何实现“十连增”的?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产1236万吨,增长2.1%,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十连增”,连续三年保持在5.5亿吨以上。在连续九年增产的高起点、高基数上,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下降、国内外粮食价格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在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和严重的旱涝灾害面前,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既非同寻常也来之不易。这一巨大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五个方面: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动重农“抓”粮

这是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的重要保障。面对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和进口持续增加并存的复杂局面,中央在客观总结过去一个时期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科学把握未来农产品供求趋势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的重大判断,明确要求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新一届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持续发展经济,必须稳住农业;继续加大“三农”投入,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鼓励和引导农民扩大粮食、油料、蔬菜等农作物种植面积。此后,针对东北主产区严重春涝和夏秋洪灾、南方稻谷主产区持续高温干旱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政策措施,启动实施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各地区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动摇,全面加强“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落实,扎扎实实重农抓粮。各有关部门积极转变职能,加快清理、下放和取消不合理的涉农审批事项,及时强化对农业生产的服务和指导,大力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有力调动农民“种”粮

这是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的重要基础。在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严重倒挂的情况下,为保障种粮农民的合理收益,保护和调动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对小麦、稻谷等重要粮食品种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根据生产成本上升情况提高最低收购价格。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2元,比上年提高9.8%;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分别132元、135元和150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0%、8%和7.1%。对玉米、大豆等继续执行临时收储政策,扩大收购范围、加快收购进度。加强对粮食进口的管理,加大对粮食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着力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除继续增加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四补贴”资金规模,加大粮油大县财政奖补力度外,中央财政还将新增农业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并在粮食生产的关键时节及时追加资金用于支持水稻集中育秧、“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推广。同时,把清理取消涉农行政审批事项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财政涉农资金和项目统筹整合,加快盘活结余资金,最大限度挖掘资金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79亿亩、比上年增长0.7%。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不断夯实根基“稳”粮

这是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的重要条件。2013年,围绕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生产能力,党和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措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许多新的进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深入实施,耕地保护补偿试点和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保护提升土壤肥力项目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耕地持续增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灌排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步伐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高效节水浇灌、雨水资源集蓄利用、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农业防汛抗旱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继续增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及时程度和到位程度明显提高,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的政策加快落实,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农业生产条件的加快改善,有力支撑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四、科技服务及时到位,有效促进科技“兴”粮

这是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的重要依靠。党和政府针对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呈现出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增产难度加大的阶段性特征,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粮食和农业发展从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现代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新的优良品种选育进程明显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明显提速。科研机构与农业示范园区结对活动深入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健全,农业生产技术分区域、分品种的指导更加具体。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开展粮食高产创建,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应用基本实现了粮食主产县的全覆盖,辐射带动了大面积粮食均衡增产。以更大力度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集成推广了一大批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种良法配套、关键技术集成、农机农艺融合应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各地积极总结推广适合各自实际的农业增产技术体系和生产模式,加快探索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推广和服务模式,组织农技人员因时、因地、因人开展农技服务,让农民用上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2013年,全国粮食单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58.5公斤/亩,比上年增加5公斤/亩,单产增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67.9%。五、抗灾救灾扎实有效,通过防灾减灾“保”粮

这是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的重要保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气象条件复杂的大国而言,粮食能不能实现稳产增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防灾减灾工作水平。2013年,面对地震、干旱、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党和政府在坚持不懈地加大防灾减灾投入力度、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创新防灾减灾工作方式,建立起以地方为主、中央各部门和有关方面统一对口省里的一体化应对机制,为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统筹协调的优势和提高抗灾救灾工作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牢固树立避灾、减灾、救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切实把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积极避灾、科学减灾、主动救灾,努力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抗在关键时点、救在第一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在南北粮食重要主产区分别遭受严重旱、涝灾害的情况下,13个粮食主产区除安徽、湖南两省略有减产外,其他省区都有不同程度增产,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还比2012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达到76%。(张顺喜)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