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青海破解饲草料产业发展难题

2013年06月04日10:1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青海 高原 畜牧业 转型升级 饲料 规模化养殖

在青海省湟源县采访时,县农牧局副局长严卓才给记者讲了个故事。2011年,青海南部藏区遭遇大范围雪灾,一些地区受灾严重,牧民家中几乎没有饲草料贮备,当地更是没有充足的饲草料调运能力。于是,一些县农牧局局长亲自率领车队,北上收草。

这个看似很平常的故事,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饲草料不足与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矛盾。

青海省饲草料产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早,却发展慢;基础好,却不够强,青海饲草料产业发展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雪灾后饲草料匮乏、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后的禁牧减畜、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一系列的难题把青海饲草料产业推到了风口浪尖。

要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饲草料产业发展之题不得不解

政策扶持,优化布局,龙头带动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是全国畜牧业大省,却不是畜牧业强省。大而不强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而形成这一难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方式,粗放经营、生产水平低、产业链短等。

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畜牧业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逐步解决了养殖到市场的一系列问题。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青海省畜牧业发展又暴露出新的问题——饲草料供应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生态保护,相当面积的草原被禁牧;另一方面规模化养殖数量增长,农业区畜牧业大步前进。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时任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说,“青海有着广袤的草原,饲草料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大问题。可是,现在却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要解决饲草料的问题,青海省首先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

2012年6月,青海省饲草料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这是青海省第一次针对饲草料产业发展召开的会议。会议下发《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饲草料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青海省饲草料产业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

在布局上,东部农业区依托粮食种植、加工副产品丰富和养殖业比较发达以及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的有利条件,建立饲草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生产基地;在环青海湖地区依托规模化饲草种植基地的有利条件,建立饲草料加工基地;在柴达木地区建立豆科牧草生产加工基地。

在政策上,青海省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饲草料产业发展资金纳入预算,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同时,鼓励牧民群众自筹资金参与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经纪人、种养大户等社会资本加大对饲草料产业发展的投入。

如此一来,地域优势更加凸显,地区分工更加合理;产业主体更加多元化,投入更加持续稳定。

富农草业是西宁市饲草加工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负责人杨继杰告诉记者,省里的政策出台后,西宁市就拿出了1000万元用于扶持饲草产业发展。公司所在地湟源县拿到了将近一半的扶持款。

目前,青海省年产万吨以上的龙头饲草料加工企业10家,仅占企业总数的12%,年产1万吨至0.5万吨以上占25%,0.5万吨以下的占63%,并且饲草料龙头企业实际生产规模仅占全省生产总量的28%。示范带动能力不足。

要克服这一短板,除了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外。青海省着重对现有中、小型饲草料加工企业重组优化、整合资源,全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饲草料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从而将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激发出来。

要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饲草料产业发展之题不得不解

西繁东育,牧减农增,农草牧用

“去年,基地刚投入运营,就开始向附近的村子收购青玉米秸秆。老百姓积极性很高,来送秸秆的农用车排了有两里地。一些牧区的养殖场,直接就把粉碎的秸秆抢着拉走了。那个场面很壮观。”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民和县绿宝饲草料配送基地的负责人夏龙还意犹未尽。

2012年初,民和县通过项目扶持和企业自筹,花大力气建立了绿宝、恒丰2个饲草加工配送基地。为何要建饲草配送基地?民和县畜牧业局局长陈有文有自己的说法:“这是一个大机遇。国家实施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青海有相当大面积的草原要禁牧。以后牛羊吃什么?我们民和有的是秸秆。省委省政府还提出要‘西繁东育’,就是把牧区减下来的牛犊羊羔转移到东部农业区进行育肥,这不正是我们民和发展养殖的好机会吗?”

按照青海省“十二五”草业和畜牧业发展规划、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要求,将有2.45亿亩草原实行禁牧封育,2.29亿亩草原实行草畜平衡,将减畜570万羊单位。

禁牧、减畜,牧民的收入必然会受到影响,这直接关乎到牧区的社会稳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青海省创造性地提出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可是如何才能实现呢?

“不禁养”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原有的草场放牧地建设畜暖棚,进行舍饲或半舍饲养殖;二是实施西繁东育,鼓励牧民加大羔羊出栏力度,转移到东部农业区进行育肥。

“这样一来,确实可以保障禁牧、减畜后,牧民的收入不会降低,但随之而来的便是饲草料的问题。据我们测算,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后,全省年饲草缺口将达到716万吨。”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说。

鼓励饲草料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饲草料这个基础产业夯实,利用好东部农业区的天然优势,让农草牧用。

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积极采取有偿转让租赁和土地流转方式积极开展草饲规模种植和牧草良种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弃耕地、轮歇地、退耕还草地扩大饲草种植规模;调整粮食低产田和灾害频发地区的耕地,大力种植饲草;大力发展水利灌溉饲草种植,建立优质高产饲草基地和牧草良种基地。

政策的最大作用就是要让产业体系中的各个环节都能活起来。

到“十二五”末,青海省饲草种植面积将达到650万亩,年生产青干饲草400万吨以上;扶持、培育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13家,饲草料加工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综合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达到100万吨以上。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