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纪实:大量农民不爱种地

2013年03月11日19:3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窑洞 种地 农民 农村城镇化 农村小学 豪宅

△再见,窑洞

白朝阳

甘肃省东部,沟壑纵横,墚峁交织,这里是黄土高原黄土层最厚的地方,而位于甘肃东部的庆阳市则是窑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几千年来,窑洞是这里唯一的住宅形式。厨房、卧室、贮藏室、厕所,甚至鸡窝都是大大小小的窑洞。

然而现在,这里的窑洞正被废弃。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一片片新瓦房拔地而起,窑洞几乎彻底淡出了庆阳人的生活。

“20年前我家盖瓦房时,村里住窑洞的人还很普遍,盖瓦房是件新鲜事。而现在,住窑洞才稀奇呢!”家住庆阳市正宁县佑苏村的白刚(化名)这样感叹道。

在正宁县,几孔窑洞可能是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共同的住所。据当地人介绍,以前要在沟边挖一个4孔窑洞的住宅,至少需要3到4年的时间。因为在当时,单轮的架子车很少,一个村就那么几个,农民只好一头一头把土挖出来,再用担子挑出去倒在沟边。

如今,很多人都搬出了窑洞,住进了瓦房甚至楼房,但对于那些生在窑洞、长在窑洞的老年人来说,窑洞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而且是生命的一部分。

在佑苏村,九成以上的窑洞都已被废弃,由于没人修葺,很多窑洞塌陷成了“危窑”。70多岁的李大爷和老伴至今仍然住在窑洞里。当地人认为,从风水上讲,窑洞越隐蔽越好。李大爷的窑洞坐北朝南,面朝大沟,不易发现,算是“上品”。

穿过一个深长漆黑的“洞子”,一个一人高、一米宽的大门咯吱作响。进了大门,大大的院子扫得很干净,扫帚掠过泥地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院子里摞着半人高的玉米棒子。贴了对联和门画的窑洞,像涂了胭脂的老奶奶一样,焕发着节日的笑颜。

“我的孩子们都先后搬到瓦房里去了,我不愿搬,死也得死在这窑里。”李大爷抽着烟,显得非常平静。他说,自己就是这孔窑洞里出生的。他的父亲、祖父都是。

在正宁,住人的窑洞都有土炕。冬天被烧热的土炕就是窑洞的“暖气”。有时候土炕和灶台连在一起,做饭时产生的热量也不会被浪费掉,可以进入土炕被二次利用。

在李大爷看来,“窑洞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起火”,在农村,人们习惯把柴草、牲口饲料都堆在房里,如果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则冬天烧炕时很容易引起火灾,而住窑洞就不用担心,“基本上全是土,土不会着火”。另外,“住在窑洞里都很少得病”,李大爷说,现在村里规模化养猪的人很多,一些废弃的窑洞被改造成了猪圈。去年,养在砖瓦猪棚里的猪很多都患上了口蹄疫,但是养在窑洞里的猪却很少得病。

当然,窑洞的弊端也很明显。由于挖窑洞需要借助坡地,修建在沟边,所以农户会居住得比较分散,很多公共设施无法跟进。现在新建的瓦房大多集中在远离沟壑的平地上,自来水结束了过去架子车取水的日子,电灯代替了蜡烛和煤油灯,水泥村道也取代了过去的土路。

如今在正宁,为数不多的窑洞家庭里,有些是像李大爷一样因为“有感情,舍不得”,有些则是因为穷,没有钱盖房,不得不留在窑洞里。

“说窑洞冬暖夏凉,那是自己骗自己,谁不知道住在瓦房里灰尘少,进出不用爬坡,方便舒服?”至今仍住在窑洞里的白奇(化名)指着自家的窑顶说,住在窑里吃水都是问题,去年村上供自来水,他只好在窑顶上打洞,把水管子引下来。

如今,住瓦房的人多了,统一规划的新农村住宅也成了时尚。然而,由于正宁县新农村住宅10多万的价格和备受质疑的房屋质量,让很多农民目前仍在犹豫是否购买。

“新农村,一套10多万,这对一个农民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又听说新农村住宅质量不好,不值那个钱。”白刚抽了一口旱烟,若有所思地说,“可是娃也快娶媳妇了,总不能再在老房子里娶了。”白刚显得很是矛盾。

△挽救哈尔滨“老味道”

马玉忠

建筑,是哈尔滨市很好的名片。

哈尔滨作为颇具殖民色彩的城市,其近代建筑中独特的风格类型——“中华巴洛克”,就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及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之上的一种近代折中主义建筑类型,是“中西建筑交融”倾向的很好例证。

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10—30年代。彼时的道里区及南岗区成为俄国人的“国中之国”,而当时的“傅家甸”(现道外区)处于中东铁路的附属地以外,是中国居民的集居地。随着“闯关东”移民们纷纷踏至,一批精明干练的民族工商业者开商铺、办工厂的范围、规模逐渐扩大,“傅家甸”已显现出商业中心迹象,出现多家老字号商铺,这些民族工商业者纷纷效仿道里区、南岗区的洋人,在道外区腹地建设自己的“小洋楼”,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民族的建筑理念,于是便诞生了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群落。

中华巴洛克街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建筑、院落、街巷、民俗文化反映着哈尔滨城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代表这一地区的发展脉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然而,历经百年沧桑,旧时的富商宅邸现今已成为数十户百姓共同居住的杂院或挪作他用。虽然基本保持原样,但因年久失修,砖木结构的外墙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此外,居住活动于此的百姓,并未意识到所居老宅的价值所在,广告牌匾随意地披挂在建筑立面上,墙立面的花饰、雕花围檐每时每刻都在遭受着摧残,许多典型建筑的墙体已经出现裂缝,局部塌陷,成为危房。

由于该建筑群落内只有上水,冬天污水当道,夏天泥泞不堪;区域内道路狭窄,缺少集中供热、下水、煤气等基础设施,百姓出行不便,生活环境条件很差,加之私建乱建严重,存在极大火灾隐患。据统计,该区域内有7941住户,人口两万多人,人口密度堪称哈尔滨市最高,一度成为该市著名的“棚户区”。那些屹立在漫长的岁月中,见证了无数跌宕的故事,也见证了曾经的繁华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被快速发展中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洪流吞没,“中华巴洛克”这一典型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随时都有消失的危险。

2010年1月,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中华巴洛克保护更新项目建设决定,在总体定位上突出哈尔滨历史文化名街品牌,将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哈尔滨历史文化博览中心、民俗文化展示中心、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中心。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总用地50.27公顷,按照“修旧如旧、落架修缮、更新与改造、拆除新建”的原则进行保护性抢救及改造的同时,同步实施周边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植入新的业态功能,形成集商业、旅游、文化、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多功能核心区,推动传统商业和新兴产业有序转换与衔接,重现老道外开埠时期商业街区的独有魅力。

繁华过,衰落过。如今,随着中华巴洛克保护更新项目的建设,这片全世界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终于重回当年。

挽救的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历史文化,它唤醒的是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及众多“老味道”的回归。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