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第三章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民航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全行业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实施持续安全、大众化和全球化战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将我国民航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第一节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民航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持续安全为前提,以增强基础保障能力为着力点,以提升发展质量为主攻方向,促进民航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设民航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基本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
第二节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民航发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贯彻落实持续安全理念,适度增大安全裕度,在保证航空、空防和地面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民航发展。
坚持积极主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扩大业务规模,主动满足快速增长的航空需求。
坚持统筹协调。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举,速度与质量并重。统筹行业协调发展,优化航空业务结构。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航发展的环境。
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提升民航创新能力,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转化为民航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加快民航现代化进程。
坚持节能环保。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民航。
第三节主要目标
到2015年,航空运输持续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服务能力基本满足需求,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成效,竞争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国家经济社会的贡献明显增大。
——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安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运输航空每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低于0.20。
——保障能力整体提高。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机场体系。空域不足的瓶颈有所缓解,空管保障能力稳步提高,保障起降架次达到1040万架次。
——运输能力显著增强。运输总周转量达到99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5亿人,货邮运输量90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3%、11%和10%。航班正常率高于80%,公众对民航服务基本满意。
——通用航空规模快速扩大。基础设施大幅增加,作业领域不断扩展,运营环境持续改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作业量和飞机数量翻番。
——节能减排全面推进。能源节约和污染排放控制取得明显成效,吨公里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平均比“十一五”下降3%以上,新建机场垃圾无害化及污水处理率均达到85%。
专栏2 “十二五”时期民航发展主要指标 |
||||
类别 |
指 标 |
2010年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业务规模 |
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亿吨公里) |
538 |
990 |
13% |
旅客运输量(亿人) |
2.68 |
4.5 |
11% |
|
货邮运输量(万吨) |
563 |
900 |
10% |
|
通用航空生产作业(万小时) |
14 |
30 |
16% |
|
客运周转量在综合交通中的比重(%) |
14.5 |
16 |
- |
|
发展质量 |
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 |
[0.05] |
<[0.20] |
- |
航班正常率(%) |
81.5 |
>80 |
- |
|
载运率(%) |
71.6 |
>70 |
- |
|
运输飞机日利用率(小时/天) |
9.4 |
≥9.6 |
- |
|
吨公里燃油消耗(公斤) |
[0.306] |
<[0.294] |
- |
|
保障能力 |
保障起降架次(万) |
605 |
1040 |
11% |
全国民用运输机场(个) |
175 |
≥230 |
- |
|
运输机队规模(架) |
1597 |
2750 |
11% |
|
通用机队规模(架) |
1010 |
>2000 |
- |
|
航油供应(万吨) |
1600 |
2850 |
12% |
|
飞行员数量(万人) |
2.4 |
4 |
11% |
|
民航院校在校生(万人) |
5.0 |
6.3 |
5% |
|
注:带[ ]的数据为5年累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