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二、“中国制造”成本优势不再
美国制造业的“外包”正在转向“内包”,受此影响,美国产业资本回流正在拉开大幕,据最近的一次调查,有近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工厂从中国迁回美国,无论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但这一趋势对长期受益于全球FDI的“中国制造”而言将面临双重挑战。
“美国制造”回归声势浩大,“中国制造”又将何去何从?这是摆在中国面前的重大挑战。一直以来,要素红利是中国高速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中国世界第一的人口规模和生产性较高的人口结构,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为高积累率和巨大的资本投入创造了条件。由于资源丰富而且价格低廉等原因,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边际收益率通常高于发达国家的资本边际收益率,由此,全球生产性资本根据资本收益率高低及利润极大化原则进行配置。
然而,随着中国要素价值的重估,这一切都在发生改变。由于中国“人口红利”高峰期将过。中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将进一步逆转将带来工资的进一步上涨。尽管劳动力成本在这些行业中占据的比例相对较低,但两国间快速收窄的工资差距使其成为一个重要因素。以美元计的中国工资预计将每年增长15%-20%,超过了中国的生产率增速。在考虑美国的生产率后,中国沿海地区与美国部分低成本的州之间曾经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差距预计到2015年将缩减至目前水平的40%以下。当考虑紧航运成本及诸如隐藏成本及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后,中国的成本优势将变得微小。
此外其他要素价格也在普遍上升。2010 年以来,中国电力成本已飙升了15%。进口动力煤的价格上涨和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税率的终止,也推高了这些占中国电力消耗74%的行业的发展成本。此外,中国工业用地已不再便宜。事实上,中国商业用地的价格已经大大超过美国。在沿海城市宁波工业用地的成本为每平方英尺11.15 美元,在南京为14.49 美元,在上海为17.29 美元,在深圳为21 美元。相比之下,在每隔阿拉巴马州的工业用地,每平方英尺成本只有1.86 美元—7.43 美元;在田纳西州和北卡罗莱纳州,价格从1.30 美元至4.65 美元不等。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大约10年前,美国开始外包器械、计算机等占美国制造业相当比例的诸多产品。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因为中国正快速涨薪,而美国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4倍,该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将有15%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本土,而最有可能回流美国的制造业行业包括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和器械、家具、塑料和橡胶制品、机械、金属制品和电脑。这些类别的商品占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将近70%,占美国消费者年均消费约2万亿美元。 中国低成本传统制造正在正在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