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撤销1237个事业单位无一人下岗

2012年05月24日15:0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事业单位改革 改革 分类 职数 企业 农业厅 干扰 清理规范 三步走 林业厅

“没一个人下岗,没让一个人利益受损”

在山西,农、林、水利等部门,都是事业单位较多的大单位。例如山西省农业厅,目前行政处室有23个,下设的事业单位却有45个。

农业厅人事处处长李岳峰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厅里过去有事业单位49个,这次清理规范中,撤销了4个。总体编制也从1681名核减到1649名,减少了32个。因为一些厅里的事业单位空编很多,所以这次厅事业单位的总体编制虽然减少了,但却没有一个人下岗。

事实上,山西全省范围内也没有人因此下岗。正如山西省编办官员向南方周末记者描述,这次山西清理规范事业单位,“没让一个人下岗,没让一个人的利益受损”。

吕双牛说,这次中央的改革文件,并没有“精简人员”的说法。有关领导在相关会议上也说,这次改革不是要甩包袱。

既无人下岗,那这些被撤销的1237个单位,人都去了哪里呢?

山西省农业厅在这次清理中,撤销了驻京办事处。这是一个正处级事业单位,一共有十多个编制,但一直只有办事处主任陈庆云一人在岗,其他的编制都处在空编状态。办事处被撤销后,这10个编制被划到其他事业单位去了,陈庆云也被安排到其他事业单位任职。

单位撤销、编制转移的情况,在山西改革中比比皆是。

农业厅还有个宣传中心,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山西省农业影视中心,共有8个编制。2009年改革开始后,改名为宣传中心,编制一下子增加了10个,达到18个。增加的编制,来自山西省介休种羊场。按山西省农业厅的说法,这种编制转移,是将一些自身发展困难的单位编制,调整到急需加强的事业单位。

农业厅宣传中心主任赵文志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清理前,中心的8个编制其实长期不满编,最多时空编4个。2009年清理后,总编制增加到18个,但一直也只有10个人在岗,8个空编已持续两年多了。

南方周末记者走访多个事业单位发现,被撤销的事业单位,多是自收自支性质,而撤销之后,那些编制多数被转移到了差额拨款或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此次清理既无人下岗,山西全省总体编制数量是增是减?山西省编办官员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的提问。

在太原市编办,市直事业处处长郝全成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清理前,太原市直事业单位约有850个,清理后剩下约780个,编制总数约44000左右。但改革前究竟有多少编制,郝全成也不愿透露。

干部如何安置

事业单位被撤销,既然普通职工都无人下岗,干部又如何安排?

5月11日,山西省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站站长郭忠在办公室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工作站是财政全额拨款的正处级事业单位,是在这次改革中,由山西省农业厅援外外事办公室和利用外资办公室合并而成的。

合并前,农业厅这两个办公室都是正处级、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各有一正一副两个领导,编制都是7个,加起来是四名副处级以上领导,14个编制。

按规定,5人编制以下的单位,领导职数只有一个;6至15人的单位,领导职数为一到两个,16至50人的单位,才能设置两到三个领导职数。两个办公室合并后只有14个编制,只能配一正一副两名副处以上干部了。原来四名副处以上干部,让谁下都麻烦。

为平衡利益,山西省有关部门很快想出了办法:合并后的新单位,仍是正处级单位,但增加两个编制,这样总编制就达到16个,可设一正二副三个副处级以上干部。另一名处级干部刚好退休,利益不受影响。这样就轻松解决了合并后领导职数减少的矛盾。

事实上,在农业厅,还有一个专门的行政处室叫外经外事处,职能基本与郭忠领导的交流站相同。这个处行政编制一共三人,包括处长、副处长和一名工作人员。由于大部分对外交流工作都由国际交流站负责,这个外经外事处实际成了领导机构。

山西省农业厅清理规范后的事业单位领导职数和编制数,都统一以公开文件形式,下发到了各事业单位。但在山西省林业厅,各单位拿到的数据却只有本单位的。

山西省林业厅人事处处长陈俊飞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说,“领导特地嘱咐,只把各单位自己的情况发给各单位,其他单位的不公开。这样做,是怕各单位领导职数和编制数不同,担心相互知情后攀比,引发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当然,并非所有单位改革后都能保持领导职数不减少。郝全成介绍,在太原市市直事业单位,不管是全额还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后,领导职数都有减少。不过出于稳定考虑,离开领导岗位的人保留待遇。

“不能因为改革,影响人家的利益。毕竟从领导岗位上下来,不是人家个人原因,而是改革政策调整导致的。不能因改革引起上访。”郝全成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