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3.2 保温隔热要求
根据《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 1211-2008),用于低温储藏的仓房墙体及屋盖的传热系数要求如下:
所在储粮 |
传热系数W/(m2 K) |
|
墙体 |
屋盖 |
|
第5区、第7区 |
0.46-0.52 |
≤0.35 |
第4区、第6区 |
0.52-0.58 |
≤0.40 |
第1、2、3区 |
0.58-0.70 |
≤0.50 |
3.3气密性要求
采用低温或准低温储藏方式的成品粮应急储备仓,实仓气密性要求为:500pa降至250pa的半衰期不小于120s。
3.4 仓屋盖应完好,并有隔热层和防水层;仓盖应有大于3%的坡度;仓盖檐槽的下水管应设置在仓墙外面。
3.5仓屋盖、墙体外表面应采用白色或使用高反射率的材料,有利于节能,特别是仓屋盖。
3.6门窗、通风口要严密并有隔热、密封措施。门窗、孔洞处应设防虫线和防鼠雀板、网。
3.7作业区的设置
考虑到成品粮应急储备库对粮食的进出仓,尤其是出仓速度要求较高,以及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成品粮应急储备库仓房内应设置作业区,以便根据各地具体情况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作业设备。作业区大小应根据进出仓方式、采用的进出仓设备等确定。
4 工艺设计及装备
4.1 包装与堆码形式
4.1.1 包装形式
以编织袋、纸袋或塑料袋为主,便于存储与发放,并有一定防水功能。
4.1.2 堆码形式
可使用托盘,多层堆码。托盘材质宜采用工程塑料。托盘加成品粮的重量约为1吨。码垛方案应满足进出仓作业及易于控制粮食水分、温度的要求。
4.2 进出仓工艺与装备
4.2.1 进出仓作业能力
为了满足成品粮日常轮换作业及应急动用的需要,成品粮应急储备库应具备适当的进出仓作业能力。确定成品粮应急储备库的进出仓作业能力,应综合以下两种作业模式确定:
4.2.1.1 日常轮换作业模式
成品粮应急储备库的进出仓作业能力,必须满足日常轮换作业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应结合各地《成品粮油应急储备管理办法》,根据储备规模、轮换次数、轮换时间确定合理的进出仓作业能力。
4.2.1.2 应急动用模式
在应急动用模式下,应根据调出批量、有关方面提出的时间要求,确定粮食出仓能力,确保应急动用“调得动、出得快、用得上”。
4.2.2进出仓作业装备
进出仓作业设备应以粮食进出仓作业能力为依据,在综合考量仓房形式、投资水平、运行成本等的基础上确定。根据需要,可以选用移动式作业设备或固定式作业设备。
4.2.2.1 移动式作业设备
对于投资水平较低的项目可选用叉车、带式输送机等移动式作业设备用于成品粮进出仓作业。应尽可能提高作业机械化程度,以满足应急时快速出库的要求。
4.2.2.2 固定式作业设备
对于投资充裕且区域人力成本较高的项目,可选用辊道输送机、穿梭车、升降机、货梯等固定式作业设备用于成品粮的进出仓作业。
4.3 低温、准低温储藏工艺与装备
根据我国不同生态区域的气候特点和储存成品粮特点,可以酌情选用应急成品粮安全保质储存低温或准低温储存工艺。
成品粮仓应配备温、湿度控制系统,以完成低温或准低温及缓苏作业。成品粮仓温、湿度控制系统应包括:控温控湿装备、通风设施、温湿度检测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控温控湿装备可根据情况采用固定式或移动式专业机组,控制精度应达到温度±3℃、湿度±10%。
4.4 粮情测控系统
成品粮应急储备库应配置粮情检测系统,监测粮温、仓温、仓湿及大气环境温湿度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通风、制冷或除湿操作。系统包括:测温主机、分机、测温电缆、仓温仓湿传感器,以及粮情分析软件等。系统应具备粮情自动检测,历史趋势数据分析等基本功能,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集成通风控制、测虫及气体检测功能。仓内粮情检测点设置、采样、检测方法等应当参照《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T1211-2008)中成品粮库的相关要求。
4.5管理信息系统
成品粮应急储备库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业务调度、合同管理、计划管理、客户管理、单据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资料管理、质量管理,以及物流作业、安防监控等业务模块。主要装备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服务器及各类计算机。业务网与作业网应进行物理隔离。应推广RFID等物流信息自动采集技术。
4.6 检化验系统
成品粮应急储备库的检化验系统应适当配备成品粮收纳、存储检化验仪器,应满足小麦粉、大米品质检验需求。
5 在原库/厂区建设成品粮应急储备设施时参照本设计要点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