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3年年底,中国放开对外资保险公司所有业务限制,保险业实现全面对外开放,成为我国金融系统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2010年,保险公司总资产突破5万亿元,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5万亿元,实现了30.63%的增速,保险赔付超过3200亿元,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而在这十年里,外资保险机构只占中国市场份额2%。中国的保险业并未因开放程度最高而被吃掉。
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入世谈判时美方要价最高的是保险市场开放,中国在开放许可、战略合作股权比重等方面做了较大让步。当初怕跨国公司资本实力、风险管理技术、产品竞争力强,国内公司会被吃掉,但最终中国企业是在开放度高的情况下获得了成长。合资公司虽然要价很高,但事实证明,有些合资公司的经营状况并非很好。相反,国内保险业快速发展,不仅在国内稳定了市场,还开始走进欧美市场。未来:竞争+融入+合作
虽然担心没了,也共舞了一段时期,但中国的银行和保险业并不代表与国外的金融巨头们真正对等了,因为某些管理体制与机制的不同,在这十年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的金融业逃过一劫。而这些问题难保不会在未来中国的银行与保险业重演。
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温彬看来,未来的挑战还很大,比如中国的银行靠信贷利差,盈利方式单一;一些在外资银行能开展的业务在中资银行还无法开展等。
这一点,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主任高海红也深为赞同。他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目前不能盲目乐观,我们可以拓展的业务跟国际大银行比还较少。对于有毒资产、衍生产品,我们在金融危机前很少进入,恰恰我们在这种谨慎资本项目开放中受益了。这也提醒我们,入世会带来国际规则的约束,但我们融入要有序,要加速自己的调整,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也需要适当的保护。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过早暴露竞争欲望,量力而行是需要的,否则可能会死掉。目前国内市场的开拓还有很大空间,某些领域还缺少开拓。
虽然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没有造成太大冲击,但郭田勇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要建立更加完善、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防范风险传导;而且,要成为金融强国就必须重视金融创新,充分发挥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 “在国内经济条件、金融环境允许的范围内,逐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推进资本跨境自由流动等,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而建立中国在世界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
范建军也认为,中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利率没有放开,尤其是存款利率管得太死,应该实行利率市场化;此外急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让它成为可置信的承诺;最后要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不只是让民营资本参股,更要让他们可以自由进入,放开银行牌照发放,成立针对小微企业的小银行和社区银行,培育更充分的竞争和市场化。
在国际上,中国的银行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范建军建议,在资本管制上逐步放开,让银行自己出去扩展业务;在监管方面,可以与其他国家签署备忘录,当出现风险和意外时可以进行援助和协调。
正如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所说,十年前的入世承诺不是底线,未来十年国内还是要继续进行改革。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与国际金融机构注定是竞争+融入+合作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