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十年前,面对入世及WTO规则,中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和保险一直担忧着“狼来了”,十年过去了,四大国有银行全部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且都在境内外上市,工行、中行则成长为全球前列的银行巨头。初期:“狼来了”
“担心”是入世初期整个金融业的心态。
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眼中,当初对中国金融业的担心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的金融业没有良好的竞争机制,应对风险的能力比较弱;二是对境外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过于崇拜,觉得而他们比我们强,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心态;三是金融机构是我国的经济核心,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由国外的金融机构来主导这个行业,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会造成很大威胁;四是境外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主要关注经济效益,可能引发一些损害市场稳定和经济安全的问题。
对于身处银行业中的人而言,更担心银行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竞争能力,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对记者表示,对于入世带来的风险,中国当时比较担心,因为不管是从盈利能力、不良资产率、资本充足率和存款拨备上,中国银行业都存在很多问题,在实力、管理理念和机制、技术上,中国银行业都不能跟外资银行相提并论。
这一点,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建军看来也是如此。
他表示,当时最主要担心是,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不行,银行会在入世后被冲垮。但事实是,这种情况不仅没有出现,外资银行进来之后并没有竞争过国内银行。中期:“与狼共舞”
按照开放程度不同,入世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年年底到2006年年底,在五年的过渡阶段中,中国银行业按照入世时的承诺,积极主动实施各项自主开放措施,稳步实施对外开放。第二阶段为2006年年底至今,过渡期结束,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客户限制和其他非审慎性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
周景彤对记者表示,现在看来,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冲击并没有那么大,人们担心的几种情况没有发生,外资银行并没有像当初预料那样火起来。
在他看来,是中国金融业的自身改革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促成了眼下的结果。首先,银行业剥离不良资产,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让四大商业银行轻装上阵;其次,各大银行建立了现代管理机制,比如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功上市,提高资本充足率,在管理机制、理念和技术上、产品和服务上进行创新。此外,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给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这十年里,中国建立了多层次银行体系。入世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完成股改,九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以北京银行为首的城市商业银行成功上市。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769家,营业网点19.6万个,资产总额高达95.3万亿元。中国工商银行也一度成为全球最盈利银行;中国银行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记者采访时从宏观层面对金融业的发展表达了看法,“加入WTO以来,中国金融业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宏观政策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相一致,金融业发展融入了新的管理理念与技术,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