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市场信息不对称,更助长了矿企利用优势地位的‘信心’:或利用下游紧急采购心态,虚报情况,故意侵害我国进口商的利益;或利用部分进口商贸易经验的缺乏和自我保护能力低的弱点,有意无意地在质量中‘下套’。”
在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垄断市场及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中国钢厂近年来为了降低成本,不断拓宽进口铁矿石的来源地,但此举也带来了负面效应——进口铁矿石质量日趋下降。8月24日,多位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近几个月,中国口岸不合格进口铁矿石出现的频率较高,“中国进口矿品质的下降,已是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
另据《国际金融报》记者昨日查阅江苏连云港和江阴、浙江嵊泗、山东黄岛等中小港口的资料发现,“铁矿石不合格”的字眼这几个月来屡屡出现在当地检验检疫部门的信息披露中,其中,部分地区的不合格率甚至接近七成。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进口铁矿石质量的下降?中国钢厂又会怎样应对这个并不新鲜的新情况呢?
质量隐忧频现
中国进口铁矿石质量问题一直存在。2010年日照钢铁与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公司间沸沸扬扬的违约事件,被传也与铁矿石质量问题有关。
尽管每年都在“提醒”铁矿石的质量,但2011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似乎仍未摆脱“短斤缺两”、“掺杂废弃物”、“水分过多”等问题。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给《国际金融报》记者提供的资料,今年1月-6月,黄岛港进口铁矿石4511万吨,共计1482批次,其中,检出不合格铁矿石的重量高达884万吨,占到该港进口量的近20%。
“黄岛港隶属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青岛海关,是重要的进口港。今年上半年,黄岛港铁矿石进口占全国总量的13.5%,占青岛海关的53%。”赫荣亮分析,黄岛港尚且如此,青岛港等其他港口的情况或许更加严重。
事实上,《国际金融报》记者在查阅公开资料时也发现,今年1月-5月,浙江嵊泗检验检疫局共检出不合格铁矿88批次,重量636.9万吨,货值9.92亿美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铁矿石货值增长了57.91%,但截至5月,嵊泗口岸进口铁矿累计不合格率却高达66.17%。
赫荣亮还对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江苏南通口岸进口的554.8万吨铁矿中,有239.6万吨不合格;京唐港口岸上半年进口的印度矿中,铁矿石水份高于装船报送结果的有215批,占进口印度矿总批次的90.72%。而就在昨日,联合金属网在网站发布消息称,今年1月-7月,连云港口岸共从印度巴拉迪布港进口铬矿、铁矿等大宗商品30批,其中短重索赔10批,占1/3,索赔金额总计达61万美元。